204嘈嘈(1 / 3)

汪夫人回去後同自家老爺還有伍大勇將事情的緣故說了。伍大勇本人對這事倒是沒什麼想法,反正他本就沒打算要娶親,聽過之後也就算了。倒是汪將軍思慮過後對汪夫人說這事她草率了。

幾日後,七星打聽回來的消息不容樂觀,範大人人不錯,然而不通庶務,以前家中之事皆由範夫人操持,如今範夫人去了,範大奶奶頗有幾分當年範夫人的手段。幼女範小姐生性刁蠻,除了長嫂的話家中什麼人的話也不聽。至於齊員外,當地人私下裏都說她那幾位夫人沒的蹊蹺,且齊家老太太為人嚴苛極難說話。

單氏看了結果心下對周寶珍很是感佩“果然還是二嫂神機妙算,這樣的人家我母親嫁進去大概會被人啃的連骨頭也不剩吧。”她再次低頭看了看手上的資料,抬頭疑惑到“為什麼沒有哪位伍大勇的情況?”

“這位伍大勇乃是汪將軍的義弟,人很是不錯,隻可惜他是家中獨子。”

單氏人不傻,一聽這話就明白了,人家這是怕她母親不能生,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總不能讓人絕後不是。她突然想起那日在院子裏遇上的汪夫人,一看就是個精明的,也難怪人家會不同意這門親事。

然而男女之間的緣分可謂是這世間最不可說之事,你覺得不合適不般配的,老天卻偏偏要將這兩人撮合到一起。

田氏帶了小丫頭坐了藍布小轎去街上買線,轎夫走的好好的卻不知怎麼崴了腳,坐在轎子裏的田氏驚呼一聲眼看就要往轎外摔去,卻不想千鈞一發之際,轎子被人扶住了。

田氏驚魂未定下轎道謝,得知救人的壯士姓伍名大勇,再說兩句發現兩人竟然還是同鄉,田氏對伍大勇自是更是感激不迭。轎夫的腳受傷了抬不了轎子,正在田氏尷尬為難的時候,伍大勇主動提出由他的徒弟幫忙抬轎子送她回去。

田氏回去後感念伍大勇之恩,便親自動手做了幾道家鄉小點外加兩壇子好酒叫丫頭送去算是謝禮。伍大勇嚐過點心,覺得同母親做的甚是相似,不免勾起幾分思鄉之情。

當初單氏因為沒將人打聽清楚便沒有將這幾個人選說給田氏聽,所以田氏是不知道伍大勇的。之後兩人居然又在街上遇到過幾次,這一來二去便熟悉起來。

田氏性子溫婉賢良,在聽說過伍大勇的遭遇後對他很是同情,加之她又比伍大勇年長兩歲,便將他當個弟弟照顧,還替他縫了兩身衣裳,做了幾雙鞋子。伍大勇自母親去後,便沒被人這樣關照過心下很是感動。

汪夫人在伍大勇要求其幫忙說親時很是驚訝,這個榆木疙瘩居然也有開竅的時候。再聽說對方竟然還是個寡婦心下就有些不喜,她覺得以伍大勇的條件娶個大閨女沒問題,如若真要娶寡婦,還不如當初就娶了田氏呢。最後當伍大勇說出人選時,汪夫人簡直是驚掉了下吧。

汪夫人來尋周寶珍,哭笑不得的同她感歎,這緣分之事當真不能以常理度之。

單氏在單獨見了伍大勇之後,同意了這門親事。起先田氏還有些不願意,她把伍大勇當成弟弟,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能白白耽誤了對方,不過伍大勇誠心,不知同田氏說了什麼,田氏最後到底是點了頭。

單氏歡歡喜喜的給母親準備嫁妝,至於男方那裏則都是汪夫人忙著操持,婚期很快便定了下來,兩個人年紀都不小了,當然是越快越好。

這日,蕭守突然黑著一張臉來了單氏屋裏。原來蕭守在同人喝酒,席間不知誰突然恭喜起他來,還說他沒事白得一便宜嶽父,弄不好到了明年還能多個吃奶的小舅子,一群人哄笑起來。蕭守臉上掛不住同人吵了一架氣衝衝的跑回來尋單氏理論。

蕭守喝了酒,跳著腳的說田氏寡婦再嫁是不守婦道,是丟了他的臉,是丟了王府的臉麵。

單氏也不是個善茬,一聽這話就是一聲冷笑,有些輕蔑的看了蕭守說到“我自認我同我母親還沒有這麼大的臉,居然能丟王府的臉。再有我母親寡婦再嫁是不守婦道,那背夫偷人的又怎麼說?”

見單氏似笑非笑的看著他,蕭守直覺單氏所謂的背夫偷人說的就是他同明珠郡主,隻是這事他做的隱秘,單氏是如何知道的?

不待蕭守想出個所以然來,就聽單氏繼續說到“再說了,三爺說我丟了您的臉,可臉長在您自個身上,你自己不扒了它往地上踩 ,誰還敢踩你王府三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