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號鳥

傳說有一種寒號鳥,長著四隻腳和一對肉翅膀,不會像一般的鳥那樣飛行。

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他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於是他整天搖晃著羽毛,還揚揚得意地唱著:“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兒們都各自忙開了。他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向南方,準備在那裏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準備工作。隻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往南方去的本領,又不願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遊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兒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於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兒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裏。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他躲在石縫裏,凍得渾身直打戰,不停地叫著:“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後,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於是他又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麵暖和!太陽下麵暖和!”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著,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最後,他沒能混過寒冷的冬天,終於凍死在岩石縫裏了。

嶗山道士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海邊有一座嶗山,山上住著一位仙人,人們都叫他嶗山道士。據說嶗山道士道術高明,會許多凡人不會的法術。

距嶗山幾百裏路外的縣城裏,有一位年輕人,名字叫做王七。王七從小就非常羨慕法術,聽說嶗山道士會許多法術,於是告別妻子,到嶗山去尋仙學道。

王七來到嶗山,見到那位須發雪白、仙風道骨的老道士。交談之後,王七覺得那道士非常有本領,就懇求收他做徒弟。老道士打量他一番說:“收你做徒弟是可以的,但我看你嬌生慣養,恐怕吃不了苦啊。”王七連忙說:“師父您放心,隻要您肯收我做徒弟,我什麼苦都能吃。”經不住王七再三請求,於是道士就答應收他為徒弟。

夜裏,王七望著窗外的月光,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學到道術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第二天清晨,王七跑到師父那裏去,滿以為師父會開始傳授道術,哪知給了他一把斧頭,叫他跟著師兄們一起上山砍柴。王七心裏很不高興。但也隻得聽從吩咐。山上到處是荊棘亂石,沒到太陽下山,王七的手上、腳上都磨起了血泡。轉眼一個月過去了,王七的手腳上漸漸磨出了老繭,他再也受不了整天砍柴割草的勞累,不由得起了回家的念頭。晚上,王七和師兄們一起回到道觀,看見師父和兩個客人正談笑風生地飲酒。天已經黑了,屋子裏還沒有點燈。隻見師父拿起一張白紙,剪成一個圓鏡模樣,往牆上一貼,一瞬間,那張紙竟像月亮一樣放出光芒,照得滿屋通明。這時,一位客人說:“這麼美妙的夜晚,如此歡樂的酒席,應該大家同樂一場。”道士拿起一壺酒遞給徒弟們,叫他們盡情地喝。王七在一邊暗暗思忖:我們這麼多人,這一小壺酒,怎麼夠喝?大家將信將疑地拿起酒壺往碗裏倒酒。真奇怪,倒來倒去,酒壺始終是滿滿的。王七心裏很詫異。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客人對道士說:“雖有明月高照,可光喝酒也沒意思,要是有人伴舞就好了。”道士笑著拿起一根筷子,對準白紙點了一下,忽見月光中走出一個一尺長短的女子。她一落地,就和普通人一樣高大,苗條的腰身,潔白的肌膚,衣帶飄揚,唱起歌來。一曲歌罷,女子淩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正當大家驚慌失措時,她已還原成一根筷子。看到這一切,王七目瞪口呆。這時一個客人說:“我真高興,可是得回去了。”於是道士和兩個客人移動酒席,挪進了月亮。月亮漸漸暗了下去,徒弟們點上蠟燭,隻見師父獨自坐著,客人已不知去向,隻有桌子上留著剩酒剩菜。

又過了一個月,師父還是不傳授一點點法術,王七實在熬不住了,就去找師父。見到師父,王七說:“弟子遠道而來,即使學不到長生不老的法術,您傳給我一點兒別的小法術,也算是一個安慰。”王七見師父笑而不答,心中很著急,比劃著說:“現在每天早出晚歸,打柴割草,徒弟在家哪吃過這樣的苦呀。”師父笑說:“我早就斷定你不能吃苦,現在果然如此。明天一早你就回家去吧。”王七央求道:“還求師父傳我一點兒小本領,也算我沒白來一趟。”師父問:“你想學什麼法術?”王七說:“徒弟常見師父走路,牆壁都擋不住,就學這個好了。”師父笑著答應了,就叫王七隨他來。他們來到一堵牆前,師父把過牆的咒語告訴王七,叫他自己念著。王七剛念完,師父用手一指,喊了一聲“進牆去”。王七麵對牆壁,兩腿哆嗦,不敢上前。師父又喊:“試試看,走進去。”王七走了幾步又停下來,師父不高興地說:“低下頭,往前闖。”王七硬著頭皮往前奔,不知不覺就到牆的另一邊了。王七高興極了,趕緊拜謝師父。師父對他說:“回家後要勤懇做人,否則,法術是不會靈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