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公牛轉過他那傻乎乎的大頭,果然看見另外兩個夥伴靠得很近,好像在咬耳朵。他一下子就輕信了獅子的鬼話。於是,這頭公牛開始遠離自己的夥伴。
幾天以後,獅子又用相同的方法,在第二隻公牛麵前搬弄是非。結果,那隻公牛也相信了獅子的挑撥,漸漸地他也離開了自己的夥伴。
就這樣,獅子分別對三隻公牛說對方的壞話,三隻公牛終於不再團結,形同陌路了。他們不再一起吃草,不再一起去河邊喝水,甚至都不願意再見到對方,各自單獨居住了。
獅子看三隻公牛終於分開了,暗暗高興。不久,這三隻公牛就被獅子各個擊破吃掉了。
幸運的獅子
有一天,獅子來到天神麵前,說:“我很感謝您賜予我雄壯威武的體格、強大無比的力氣,可每天雞鳴的時候,我總是會被雞鳴嚇醒。”
天神笑了,說道:“你去找大象吧,他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的。”
獅子跑向湖邊,看到大象正在氣呼呼地使勁跺腳。獅子問大象:“你幹嗎發這麼大的脾氣?”大象拚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想鑽進我的耳朵裏,害我都快癢死了。”獅子暗自吃驚:原來體型巨大的大象,還會怕這麼小的蚊子。雞鳴不過一天一次,這樣想來,我可比大象幸運多了。
獅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對生活不要老是吹毛求疵。
卓別之的故事
從前有個叫卓別之的讀書人,學習不好好兒用功,總是馬馬虎虎,應付了事。書讀了幾年,可他仍然學業不精,讀起書來不求甚解,還經常念白字,好端端的一本書經常讓他讀出大笑話來。朋友們都不叫他卓別之,而是叫他“錯別字”。一天,有個朋友去拜訪他,看卓別之正在那裏有滋有味地讀一本書,就湊過去問:“你這是在讀什麼好書啊?”
他聽見朋友的問話,也正想炫耀一番,就十分得意地回答說:“我正在看《水許》呢!”
朋友一聽,“撲哧”一聲笑了,心想:這個家夥又在讀白字了,這樣的名著也會讀錯!朋友想知道他看懂了沒有,就故意問道:“這是一本什麼書啊?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書裏說的是什麼事啊?”
卓別之一聽朋友沒有讀過,立刻來了精神,繪聲繪色地說:“書裏講了許多英雄好漢行俠仗義的故事。這麼多好漢,我最崇拜的就是季達!”
朋友一聽,梁山上哪有季達這個人啊?肯定是把“李逵”念成“季達”了。於是接著逗他說:“你這麼崇拜季達,那個季達有什麼本領啊?”卓別之一說到“季達”,立刻興奮得用手上下比劃著說道:“那個季達可是個蓋世的大英雄,他手持兩把大爹(斧),有萬夫不當之男(勇),那叫個厲害啊……”
還沒等他說完,朋友已經笑得前仰後合了,心想:好好兒一本《水滸》,讓他給讀成什麼樣子了!
真真假假
從前,有個人在自家的池塘裏養了許多魚,可總有成群的魚鷹在池塘上盤旋,伺機捕食小魚。為了不讓那些魚鷹糟蹋魚苗,魚塘的主人就每天到魚塘邊巡邏,轟趕魚鷹。魚鷹見有人看護魚塘,也不敢下來。可時間久了,主人有點受不了了:總不能一天到晚什麼也不做,就在這裏看魚塘吧!
於是,他就想了一個好辦法。他從家裏拿來稻草、鬥笠和舊衣服,紮成一個逼真的稻草人,立在魚塘邊。
起初,魚鷹看到稻草人,以為它真是魚塘的主人,就在天上久久盤旋,不敢下來捉魚。就這樣,第一天,魚塘安然無恙。第二天,稻草人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魚鷹又在天上盤旋很久很久,沒敢下來。第三天,魚鷹沉不住氣了,它們想:這個人怎麼一連幾天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於是,它們落在稻草人的附近試探了一下,發現立在那裏的根本就不是真人,而是一堆沒用的稻草。於是,魚鷹就放心大膽地飛到魚塘裏去捉魚,膽大的還落到稻草人的頭頂歇息。
主人一看,這個計策不管用,就索性把稻草人扔到一邊,自己穿上稻草人的衣服,站在魚塘邊裝扮成稻草人。魚鷹看到主人,以為還是不會動的稻草人,就大搖大擺地落到了他的身上。主人趁著魚鷹沒防備,一把捉住了魚鷹。魚鷹撲棱著翅膀,“嘎嘎”地叫著,仿佛在對主人說:“我一直以為是個假人呢!不然我不會受騙的。”主人詼諧地說:“原來是假的,現在已經變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