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來了之後,想要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便把他叫來問道:“本地風土如何啊?”
那人一聽,心想:“這位上司問的是什麼問題啊?還問風不風、土不土什麼的,真是摸不著頭腦。”於是他想了想,摸著後腦勺,為難地說:“大人,本地既沒有大風,也沒有塵土啊。”
上司一聽,也沒計較,就接著問:“今年的春花怎麼樣啊?”
這回,這個人興奮地答道:“今年春天的棉花收成很好,一斤棉花能賣到兩百個銅錢呢!”
上司聽他答非所問,隻好又問:“本地的百姓好嗎?”這個人就掰著指頭數著答道:“這裏隻有兩棵白杏,紅杏倒有不少。”
上司實在是不耐煩了,心裏想:這個縣官到底有沒有讀過書啊。於是,他歪著腦袋,十分生氣地說:“我問的是黎庶!”
這個人忙答道:“咱們當地的梨樹確實有很多,但是產量都不高。”上司一聽,他的回答全都是驢唇不對馬嘴,氣得無話可說。
絕妙的對詩
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蘇東坡不但詩詞散文樣樣精通,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秉性平和,平易近人。雖然在朝廷做官,但他從不以勢壓人,擺出一副官架子唬人。尤其是在家裏,父子、兄弟、兄妹關係都十分融洽,親密無間,其樂融融。
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由於出生在書香門第,所以她飽讀詩書,才華絕代,絕不亞於蘇家的其他兄弟。但蘇小妹的模樣並不漂亮,額頭又長又寬,還高高地向前凸起,所以兄長們經常取笑她的長相。
一次,蘇東坡指著小妹的前額吟詩道:“蓮步未離香閣下,梅妝先露畫屏前。”意思是說,她人還沒走出少女的閨閣,額頭就已經到了客廳了。這明顯是在戲謔蘇小妹的額頭太大。
蘇小妹很不高興,心想:“這個哥哥也真是的,仗著自己的才華,作詩戲人,罵人都不用髒字。”她見哥哥臉長長的,胡子都垂到了胸前,也吟詩戲謔哥哥道:“欲扣齒牙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這句詩的意思是諷刺哥哥長長的下巴留著濃密的胡子。
蘇東坡笑了笑,心想:這個丫頭還挺厲害的,會以牙還牙!沒想到戲謔還沒有結束,他又聽妹妹接著吟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淌在腮邊。”這句詩是在笑話哥哥的臉太長,一滴淚要流一年才到腮邊。
蘇東坡聽到這裏,知道妹妹不好惹,連連告饒,兄妹二人開懷大笑。
愛妒忌的鳥兒
孔雀向神仙訴苦說:“神仙,我不會無緣無故地向您訴苦,我實在是無法忍受這種痛苦:您賜予我的歌喉,讓全世界聽了難受,可您看那夜鶯小姐,她的歌聲婉轉而美妙,人見人愛,出盡了風頭。”
神仙聽後,十分生氣,她用嚴厲的口吻批評道:“你趕緊閉嘴,愛妒忌的鳥兒。你光知道羨慕夜鶯的歌喉,卻不知道自己的脖子四周,掛上了一條七彩絲綢織就的美麗彩虹。當你舒展華麗的羽毛,在人們麵前開屏時,好像在世間展開了色彩斑斕的美錦。你已享有如此的美麗,難道還要去嫉妒夜鶯的歌聲嗎?”
生命的繩索
有個人不小心掉入了一口荒廢很久的枯井,這裏很偏僻,任憑呼喊的聲音再大,也沒人聽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個人越來越恐懼,他又餓又渴,死神正慢慢地走近他。這時,他聽到有腳步聲從井外的地麵上傳來,便大聲地呼喊。一個好心的路人聽見了,看到枯井裏有個虛弱的人正渴望地看著他。路人連忙找到了一根繩索,丟到井裏去。掉入枯井的人看見繩索,就好像一個饑餓的人看見了一桌的美味。他連忙將繩子緊緊地纏繞在自己身上,唯恐綁得不夠紮實。路人用力拉上繩索,想不到繩索纏繞得過於緊密,掉入枯井裏的人還沒等升到地麵上,就被活活勒死了。
狡猾的蝙蝠
一天,百鳥之王鳳凰過生日。所有的鳥類都帶著禮物,前來朝賀。大家載歌載舞,樹林裏熱鬧非凡。可是在百鳥中間,唯獨沒有看見蝙蝠的身影。蝙蝠沒來,也沒有聽說他請假,鳳凰覺得很納悶。
沒過幾天,鳳凰恰好在樹林裏看見正在覓食的蝙蝠,就飛到他麵前生氣地責問他:“我生日那天,百鳥齊聚,唯獨不見你。你為什麼沒有到?”蝙蝠說:“很遺憾,雖說您是百鳥之王,但我不是您的部下。您瞧!我長得像一隻老鼠,而且又有腳,分明是屬於獸類,怎麼能參加你們鳥類的聚會,為您祝壽呢?”鳳凰聽到這裏,也無話可說,隻好拍拍翅膀飛走了。
不久,獸中之王麒麟也過生日。百獸都來山坡為他祝福,舉辦了一個獸類的盛會。可是,在百獸之間還是看不到蝙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