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下該極限維持日常生活還夠,到了家用型飛船,外骨骼裝甲,大型工廠生產製造,城市供電,維持量子邏輯空間等等耗電大戶,電能便顯得日漸力不從心。
為此這些耗電大戶不得不接入一根根粗粗的電線,保持長時間的供電狀態,還會需要種種占用空間的變電設備來滿足更苛刻的能源供給條件。
如果有一種能量,它擁有幾萬倍電能的能量密度,能夠被輕鬆轉換為多種能量形態,通過管線,發射塔傳輸,通過電池儲存,為多種設備直接使用。
大量設備將會微縮化,許多建築,飛船的瓶頸會在瞬間突破,獲得更快的速度,更大的範圍,更長的時間等等進步,還是輕而易舉的。
那麼它將徹底的代替電能,引發新的能源革命,創造出一個廣泛使用它的人類世界,創造出一個暗能時代。
第二個他考慮的是新的社會製度,人類的社會製度自從東銀河公司崛起後就沒有變化過,始終奉行著功績製度,開拓製度,以及更為古老泛泛的國家,民族的社會概念。
它們算不上先進,由於非常適合通過心智模型少女們去管理,因而遠比表麵看上去美妙的製度執行得好得多。
可是時代在變化,更廣大的疆域,更龐大的人口基數,更先進的技術,以及社會風氣的轉變,人類整體民族性的再生成過程中都可能導致現行的社會製度再無法推行,需要改造,甚至是革新。
於是如果這個時候東銀河公司再頑固的不肯變化,將會從人類的未來變為人類的毒瘤,徹底被掃入到垃圾堆當中去。
所以,哪怕是單純的出於私心,出於控製的目的,提前應對可能的社會製度變化,那也是極有必要的。
第三個是他向往的是人造的穩定躍遷通道,是主動躍遷的工具,能夠製造出一片暗能量潮汐,如同王庭型,加快飛船的躍遷速度;乃至是主動的製造出一條蟲洞,如同寺廟型,深潛母型,讓飛船的躍遷速度達到可怕的1000倍以上光速,實現瞬間傳送。
這樣子,在星際航行領域的技術就將得到填補,人類從被動的躍遷,再到黑洞穿越的星門設備,過渡到大型的主動躍遷工具,達到了新的階段。
人類需要躍遷通道的目的無疑是,如果固執的沿著暗能量潮汐的方向發展,他們將會浪費掉占據宇宙95%以上的暗能量荒漠世界,在這些地方同樣存在著大量的可開拓星球,蘊含著寶貴的資源,外星人的遺跡,神秘的星體,異星生命等等他們追求的東西。
躍遷通道將把人類同這些偏遠地區連接,從而構建起一張四通八達的星際航路網絡,由此人類將能夠將這些地方利用起來,哪怕是深空之路與破碎之路開拓殆盡,附近的星空再沒有合適的星球,人類不必長途跋涉,就近便能夠找尋到星球接著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