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眼下空港極端冷清,協會會員們擔心,會不會等到恒星間貿易的船隊大規模抵達,空港又要麵臨修繕的程度。
底層民眾不解,認為勞民傷財,因此有遊行的,示威的,可是,遠望協會又要對東銀河公司負責,所以不得不彈壓下去,默不作聲,當作什麼都不知道。
喬越雲作為開三代,擁有著非常靈通的信息渠道,曾同大本營,半人馬阿爾法,新地球方麵的大佬們閑聊,試圖找到真正的答案。
可惜連他都毫無收獲,不由的讓協會的會員們生出更多擔憂。
總算除此以外,他們倒是沒有別的憂慮,這裏的條件太好,哪怕是再多出10億的人口都沒有問題,他們擁有著強大的應變能力。
他們甚至能夠坐下來討論著深空之路方麵,東銀河公司同未知戰爭的局勢,比如說艦隊又收複了那個恒星係,又有那個恒星係淪陷之類的事情,要怎麼打下去,反正他們永遠不可能遭到進攻。
“諸位,下麵我們要討論致遠星後續的發展。”站出來的是馬丁市長,雖說他老是被人吐槽,但是人緣方麵相當不錯,能力更是優秀。
“第一,開拓部門方麵提出要求我們接納新的5000萬移民。”
“這麼多…好事是好事,移民的素質怎麼樣?如果達到平均標準,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也有會員擔心:“最近移民這麼多,難道說深空之路方麵頂不住了嗎?”
“放心。”馬丁回答:“近些年來,全世界的人口快突破到350億,東銀河自己的人口也有30億,因此,朝我們這邊移民增多很正常,說實話,我們還算是移民的次要選擇,反而是一些比較近,人口相對比較少的星球,移民們會更熱衷前往。”
“那麼,我沒有疑問…想辦法提前建設更多的移民區,工業區,商業區便可以安置下這批人口了。”
“讚同!”
“附議!”
馬丁記錄著:“既然通過了,第二件事情是確定我們下階段的發展方向,致遠星的發展潛力是不錯的,但是單位時間內我們必須得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情才可以做好。”
“正好科學院方麵,近些年來取得兩項技術突破,我們可以考慮引進過來,當作是我們經濟爆發點,當然具體選擇哪個,以及都不選擇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科學院方麵提供的第一項技術是量子邏輯空間,這是種建立在單德拉克結構上的複合結構,它的作用是供應一個星政府全部公共運算的消耗,高達10億億億億次的運算速度,因而選擇的話,以後采購的最起碼是超級大公司,政府機構和軍隊,訂單會相當的穩定,並且一筆都可以吃上好幾年。”
“第二項選擇是量子糾纏通訊設備,最近量子糾纏最關鍵的量產化問題徹底解決,所以民間和投資公司都非常看好,可以用在恒星係間網絡遊戲,恒星係間星球實時管理,個人輔助模塊量子低配版本等等相當多領域,同樣是一片藍海。”
“下麵讓我們討論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