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離國是一個小國,與其他小國一樣,都附庸於三大帝國。南離國以都城南離為名,整個國家人口數萬萬,在整個藍靈星裏,卻屬於最末流的國家。藍靈星上國家皇朝數十個,人口不計其數,但人人尚武,凡人之流也能拉得硬弓,騎得烈馬。
南蒼梧,北南離。是南離國最大的兩個城市。蒼梧城外五十裏梧桐山脈,群山之中一座座庭院洞府分布坐落,看似雜亂無章,卻有天地靈氣緩緩彙集,形成層層靈霧,偶有白鶴啼鳴,修士輕掠,與仙家名山,修行聖地相比也毫不遜色,事實上,這裏正是南離國的名山聖地。
梧桐山脈有四座最高的山峰,以四象神獸命名,分別是青龍山,白虎山,朱雀山,玄武山。青龍山是族中老祖居住之地,先祖陵園祠堂俱在此處由老祖們守護。白虎山是族中長老居住之地,家族議事廳坐落於此。朱雀山是四山中最大的山,延綿數十裏。乃是族中弟子修行之所。最高峰上的朱雀堂是賞罰弟子之地。而玄武山是四山中最低的,因地勢平緩,狀如玄武,叫玄武山倒也貼切。以前此處也是險山,但被族中大神通者以大法力修改,所有溝壑山包均被填滿削平。族中大匠在上麵修建無數閣樓庭園,栽種仙草名花,氣派無比。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花費無數財力修建的玄武山正是迎賓待客之所。
山門前,一塊數十米高的石碑上書寫著“楊府,來者止步”六個金粉大字。此六字相傳是族中老祖以大神通書寫而成,字跡渾然天成,似有流光溢動,仿佛有人不聽勸阻強行登山的話,頃刻間會發出驚天氣勢將來者斬殺。兩旁站立者十個年輕修士,氣定神閑,看似無害,卻隱隱有強悍的靈力波動。
楊府!南離國楊府,三大家族之一,實力還要強於作為皇族的南宮世家。更不要提弱於南宮家的朱家了。在南離國,楊家雖勢力無雙,但族中能修行的子弟都知曉本家千年前原是三大帝國之一大行皇國的皇族。因為楊家最後一位帝皇,帝楊殘暴不仁,荼毒天下。雖有眾臣老祖進諫。但仗其修為無雙,神通驚天。使得族中長老多次勸阻都做了無用功。甚至逼得一些長老率門下子弟離開皇城,人人噤聲。這使得帝楊更加肆無忌憚,我行我素。不但迫害各方諸侯,修仙世家,更波及凡人,使得天怒人怨。
終於,大行國最大的諸侯和修仙世家組成衛道聯盟,發檄文伐無道,誅妖帝,還天下清平。檄文到處,各地諸侯,世家,散修紛紛響應,連凡人也揭竿而起。衛道聯盟一時間聲勢無雙。一鼓作氣,以最短的時間整裝兵馬,兵發帝都...一路之上,各雄關隘口兵將卸甲,納門而降。更有甚者,加入衛道聯盟,討伐帝楊!衛道盟氣勢雖強,但楊家經營大行皇國上千年,族中子弟無數。帝楊一紙詔文,宣召各地封王勤王。各地楊家長老雖不喜帝楊,但事關楊家皇室存亡,都紛紛率門下子孫後代馳援皇都。
兩軍對壘,雙方在皇城下進行數場大戰,難解難分。在膠著之際,楊家嫡係子孫,帝楊的胞弟武揚王率眾趕到,一時間皇室優勢大增。衛道聯盟忐忑之際,卻收到武揚王的議和建議。隻因武揚王在一路之上看到戰火導致生靈塗炭,山河破碎,百姓妻離子散...武揚王心中泣血,更不忍再動幹戈,以免血流成河,大行皇國覆滅。因此萌生生議和之心。但帝楊依舊我行我素,執意要屠滅衛道聯盟,血洗山河。本來就因和帝楊政見不合,領兵守關的武揚王心中最後一點希望破滅。便率眾軍投降衛道聯盟,條件隻是希望衛道盟能為楊家留下一點血脈,不要屠戮皇城百姓。衛道盟人人驚愕,以為武揚王貪生怕死。但又驚疑不定,以武揚王戍守邊關數十載,群寇不敢犯境之能。英明神武,怎會是膽怯之輩?
不管如何,如今實力大增,此消彼長,加上對方軍心渙散,正是一蹴而就的好機會。豈能放過?立刻催動大軍攻城。果然大軍到處,敵軍無不潰散。帝楊雖神通無雙,修為驚天,卻抵不過諸位大能聯手圍剿,雙方打的是山河破碎,空間破裂。最後和數十位大能一齊消失不見。
戰後,幸存下來的楊氏子孫,看到破碎的皇城,和遍地的屍骸碎骨,無不哀泣。如今已被俘,生死不知,人人自哀,更有人低聲辱罵武揚王,若不是他貪生怕死,臨陣投降,怎至於於此?!但武揚王,戰後卻消失無蹤。衛道盟驚疑,就四下派人尋覓。最後卻發現武揚王已自裁於先祖墓陵之前。武揚王雙膝跪地,地上以鮮血書“不肖子孫,不能死諫君王,以致眾叛親離,百姓蒙難!如今方知水能覆舟之理,但為時晚矣!身為太祖子嗣,不能護佑子孫,不能護佑國民,不能守護山河,餘之大罪。楊家天數已盡,不能以己之私,置子孫國民於不顧,不能以己之私,置大好山河於不顧。久經思量,惟降敵以全萬民,留子嗣,存山河,免國家血雨腥風。然先祖後裔,怎能苟且偷生?愧對祖宗,餘之罪萬死不足惜,今自裁於先祖陵前,以乞先祖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