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雲王世家(1 / 1)

雲王兮者,先帝之二子,帝之從兄也。王年少聰穎,三歲能識書,過目而不忘,先帝甚讚之。行年七歲,王喪母,王哀之甚矣,乃為誓曰:“不彈琴,不作畫,不吟唱。”遂世人皆以為王不善琴,畫之道。

自王喪母,王性愈孤,漸疏諸皇子,唯善帝及兄旻。其後兩年,帝母因誣受誅,帝為先帝冷遇。諸皇子因侮帝,王怒,與諸皇子搏,大敗之。王因而受罰,杖三十。

王學富五車,長於計策,信於先帝,年十四,為昭親王,群臣妒之。明年,有臣汙王結黨營私,先帝怒斥王。王從容應答,先帝奇之。時左相言覃家謀逆。先帝怒,欲誅其九族。王思覃門世代忠良,終不忍,遂請於先帝,引兵盡誅覃氏,唯留一子一女。王故作不慎,令獨子出逃,王自與帝躬親撫養其女。

年十九,東離犯境,破五城,王數請於帝以禦敵,帝不許。王固請,遂許。王將兵破東離,忘其都,擄其帝君,東離遂甘為附屬。王以解東離犯境之危,使其來朝,封雲王,居諸親王之右。先帝讚曰:“吾得此子,蒼天垂憐,有子如此,何憂國威不勝耶?”群臣高呼萬歲,盛讚王。王聞之,淡然而笑,意不驕而不躁。

王威日盛於朝,諸皇子妒之。四皇子,五皇子遂間王與旻,言語旻前,曰:“今仲聲威顯於天下,久之,天下獨聞有雲王而不知有太子。仲,叔相善,狼子野心,恐欲奪兄太子之位,終為大患。且雲兮,賤婢之子,離,罪妃所出,至微至陋,兄之母一國為後,位尊之極也。兄之才勝雲兮十數倍,何故令螢燭之光遮日月之輝耶?兄宅心仁厚,帝王之風,雲兮,離鼠輩耳。然吾等難忍螻蟻蔑視巨龍之尊。兄不知,雲兮嚐雲:‘天下唯吾堪稱英雄。’是可忍,孰不可忍。俟兄慎思之。”旻雖不盡信其言,然漸疏王,帝。

及王二十有五,先帝病危,諸皇子欲奪帝位。王與帝謀曰:“今吾威盛,聞於天下,吾恐兄欲誅吾二人。”帝曰:“為之奈何?”王曰:“借西遙之兵,吾助汝稱帝。”帝曰:“兄才絕世,百倍於我,我何堪此大任?”王曰:“吾非帝王之才,亦無帝王之心,此位汝當之甚善。”帝數欲推脫,然王固不許,帝乃許之。遂二人定計。

明日,王自飲毒,稱重病,臥於雲王府,帝躬親引私兵護之。及太醫皆曰王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旻方輕王。王知旻心懈怠,夜赴西遙。嗟乎,世人皆之王長於計策,熟知王之武學已至極耳。知己知彼,方百戰而不殆。旻不知彼,焉不敗耶?

西遙帝君洛風瑤,雖為巾幗,然不讓須眉也。其久聞王名,見而生愛慕之情。遂以借兵為約,留王為妃。王曰:“一年後,吾幸得生,自為妃。”遂率兵易服而歸北川。沿途關卡,凡見王所率之軍皆跪迎。至帝都,王引兵城下列陣,曰:“兄欲誅吾及吾弟,無奈而欲奪位,爾等但降不殺。”軍士皆呼願降。王遂破宮,誅四皇子,五皇子。旻與妻子隱於山林,先帝改遺詔傳位於帝,遂崩。

王嚐服毒,又自傷甚重,自知大限之期不願矣,遂與帝一年為約,請一年後以歸山林。帝黯然許之。王曰:“吾慮者,辛磊耳,其結黨營私,目無王法,若不除,當亂朝政。”帝曰:“且為之奈何?”對曰:“覃逍可擔此大任。”帝曰:“恐其不允。”對曰:“覃氏一門忠烈,先帝遂誅其族,然其所恨者,磊與吾耳。君命焉敢違耶?磊既除,吾亦死,其心可歸也。”帝曰:“兄欲死乎此?”對曰:“死何足兮?”帝曰:“不可。兄才百倍於逍,何用其耶?”王笑曰:“磊素知吾之才,必生警備之心,吾自難除之。然逍年及弱冠,名不顯於天下,才不示於朝堂,磊必輕之,則大事可成矣。且,雲王雖逝,雲兮尚存。”帝黯然許之。

時覃逍赴考,中進士,王帶病上朝,擢逍為狀元,拜為右相。群臣竊語,王笑曰:“諸卿有何異議?”群臣皆曰:“雲王英明,吾皇聖明。”

昔先帝族覃氏,逍為於清收容。清有一女,名芙晚,逍愛慕之。王除逍右相,因留芙晚於府以怒逍。王曰:“吾恐覃相護之不周,磊除,芙晚自還。”逍於是急清磊甚矣。

芙晚久居王府,與王互生愛慕之情,王自知中毒已深,故做冷漠之狀以絕芙晚之情,然芙晚情深,王終為所感,拜求風瑤以除頑疾。洛風瑤憐王與芙晚深情遂允之,且不提一年之約。

及逍滅辛磊,風瑤以上官映烯替王。王自假擬詔書飲鳩詐死。帝知兄既之西遙,乃令舉國服喪哀悼。天下知與不知者,聞雲王薨盡皆垂淚。待雲王出葬,舉國臣民多衣白衣伏於路旁大慟。此景實盤古辟世未嚐有也。

雲王薨,年方二十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