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李塵放下手中的“鄭和龜息術”,神情震驚,凝神沉思了一會,看向一旁的林子,問道:“這本書從哪裏翻出來的?”
林子回道:“老臣這段時間,為陛下整理武閣秘籍,才發現了這本秘籍裏麵的異樣。”
李塵道:“你看過了?”
林子點了點頭。
李塵問道:“覺得怎麼樣?”
林子拱手道:“太祖仁德,成祖睿智,老臣之智不及萬一。”
李塵笑了笑,“這本書的事,不得泄露分毫。”
“諾。”林子回道。
李塵揮了揮手,林子趨步走了出去。
李塵再次翻開“鄭和龜息術”,看著上麵的內容,與其是一部武功秘籍,還不如是一部龜息術練軍記錄,除此之外,上麵還記錄了鄭和七下西洋的緣由。
明太祖朱元璋體恤百姓,四十稅一的農業稅堪稱曆史第一,為了不給農民增加負擔,一方麵減少公務員的工資,實行官神不納糧;一方麵設立大明衛所製度,采用軍屯模式,戰時是兵,閑時務農。
朱元璋心地善良可以理解,但是這兩個政策可非常地坑兒子。
官紳不納糧直接導致了大明納稅土地流失。
大明衛所製度更是導致階層固化,衛所士兵逐漸淪為衛所指揮使的家奴,進一步導致士兵逃亡。
朱棣是個聰明人,上位期間立馬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兩方麵掣肘了他。
一方麵老牌貴族與新興勳貴經吞下去的肉,朱棣沒辦法摳出來。
一方麵朱棣得位不正,若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他很擔心會再發生一次“靖難之役”。
既然國內的錢無法撈,那就撈國外的錢。
朱棣是一個實在人,瞬間想到了老對手蒙古人,反正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管它三七二十一,有錢有糧有妹子,搶他娘的。
朱棣嚐到了甜頭,於是五次禦駕親征,打的北方哭爹喊娘的。
可惜好景不長,北方各族居然集體投降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投降了,朱棣也不好意思繼續虐他們,其實真正的原因有三方麵:
1、北方各族都被搶成窮逼了。
、邊關設立了關卡,收取高昂的關稅,直接封鎖了北方各族的經濟。
、養肥了再殺。
……
接著,朱棣將目光放到了大海,朱棣發跡於山東威海,非常明白海貿的利潤,於是決定發展大型遠洋國營企業,搜羅全國高級工程師,重金聘請打造遠洋艦隊
……
接下來便有了鄭和七下西洋,萬國來朝的景象。
投資了十多年的朱棣終於看到了幸福的曙光,仿照北方邊關關稅製度,朱棣設置了海關,收取高昂的關稅。
大量的瓷器、絲綢、藝術品被運算到世界各地,一時間大明商品成為了世界的緊俏品,朱棣通過海關,也賺得鍋滿瓢盆。
可惜好景不長,海貿這塊肥肉,引起了明代複合利益集團的注意。
由明代資本家商人、明代文官集團、蠻夷組成的複合利益集團,向大明遠航國營企業發起了攻擊。
……
最終,在朱棣去世後的第三,大明遠航國營企業宣告破產解散。
大明從此退出海權時代。
若是大明遠航國營企業還在,哪裏還有中世紀西方大航海的迷之崛起。
……
李塵放下手中的“鄭和龜息術”,自語道:“文人的筆杆書寫的是自己的私利,真正的曆史往往石沉大海,不得人知。”
“什麼鄭和七下西洋,勞民傷財,不過是為一己之私,挖國家的牆角。”
“或許西方大航海的造船技術,還是這幫傻缺丟出去的。”
“不然以西方中世紀那幫流氓怎麼能造出遠洋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