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1)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

內容簡介

原以為晚清遺仆隻充當忠義的填充物,原來進退間也有蒼涼默然,原以為政客刺客代表了對立的立場,卻忘了身份轉換是人的屬性,原以為流血是革命者高歌的唱詞,卻忽略了那調中暗藏的無奈,原以為曆史如此不堪,卻在茫然中透著人性與智性的微光《晚晴民國那些人》涉及了清末民初間影響曆史發展的重要人物,從政客慈禧到遺臣梁鼎芬,有刺客汪精衛也有革命者林覺民,談學者王國維也談文士章太炎,細處起筆,慈悲落墨,在幽微處,發掘出一段曆史不為人細看的側麵。

作者簡介

耿立:原名石耿立,1965年生,山東鄄城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菏澤學院中文係主任,教授。出版過詩集、散文集和學術著作,鍾愛散文創作,散文作品連續七年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選的"21世紀年度散文選",是國內較有影響的青年散文家。◇米◇花◇書◇庫◇ h

書摘正文:

序:你說,世界會好嗎?

我覺得梁漱溟的眼睛,是最能表現出他的內心孤傲。他的眼睛是那麼地射出冷凜的寒光,好像要刺穿你的汙濁和卑微。他晚年的那副照片,最抓人的就是他的眼睛。

當看到友人馮友蘭等一批禦用文人起勁批判孔子的時候,人們讓梁漱溟表態批孔子,梁漱溟是擲地有聲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在批孔子的事上,寸土不讓。

當他觸怒最高領袖,給最高領袖要雅量的時候,我們領略了他在精神上的堅貞與不屈服。當權利和壓力使知識分子潰敗使他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良知。他照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軟骨,那軟骨成了景深,愈加映出他的珍罕和獨異。

但我想的是,在粱濟老人跳湖前,粱濟老人問兒子梁漱溟這世界會好麼,那時梁濟老人的眼睛,是期待還是迷茫?是悲憫還是疑惑?

梁漱溟那時的眼睛也許充滿的是期待,他脆聲應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