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光彩奪目的那一刻,然而在那樣的風光下,卻埋藏著一段血肉模糊的過往。
——楔子
胤曆二月,楊花開的時節;廿二日,天稍和;帝都洛陽。
洛陽玄武中央大道上,是以紅色織錦編織而成的毛毯鋪作的道路,直直通往祭天所用的宏偉祭台,紅毯的前方有四個俊雅童子,他們吟誦著祭詞,不斷往天上拋撒著花瓣,而他們的身後,有六個身穿火紅禮服的轎夫,他們的肩上扛著一頂以金箔製頂的紅色軟轎,紅紗幔之後,隱約看得出其內一名女子坐得端正。
紅轎最終是停在祭台的第一格階梯下的,隨旁的女官掀開轎前紗幔,胤國文武百官皆齊齊俯跪於地,屏息而視。
從紅轎下來的女子姿態雍容華貴,舉止優雅無比,女子身著一襲火紅如血的長袍,袍子背心處有一隻以金線刺繡而成的鳳凰,那是曆朝皇後所著華服……
女子如雲如墨般的秀發被綰作驚鵠髻,上有珠翠點綴,一頂純金打製的鳳冠極為奪目,那鳳冠以兩支金簪固定,女子額前的縷縷碎發以十八枚碩圓滑的南海珍珠串成的鏈子束起,露出那高潔得如同象牙般的額頭。
今日,是大胤五年一度的祭天大禮;今日,亦是她為胤後,貴為一國之母之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帝相之女王嬛,德良兼備,故今封為帝後,賜以西宮鳳印,執掌西宮內務!’欽此!”大監尖細的聲音幾乎傳遍了祭台的每個角落;禮樂聲起,眾禮官唱,童子伴,樂師奏起《龜枝》——
王嬛扯了扯嘴角,朱紅的唇勾起一抹淡笑,今日後,她便不再隻是王嬛,不再隻是帝相府的嫡女,她代表了整個王氏家族嫁入皇家,她的身後,是整個王姓士族,而她的夫君,當朝的天子,可又有誰會想到隻是個剛年滿十歲的稚嫩小童呢……?
在女官的扶持下,這個新任國母拖著寬大的裙擺往祭台上走去,裙擺逶迤其後,王嬛的滿頭青絲被沉重的鳳冠壓得生疼,然而她的表情,卻依舊是那般淡然高貴,她的姿態,宛如初一般優雅雍容。
曆代以來的祭祀典禮都是由當代皇帝親自主持,然而這一度祭祀卻是個例外,她這個皇後還擔負起了替皇帝主持祭禮的任務,記起五年前主持祭禮的,是那個年輕的、短命的帝王,當朝皇帝的親生兄長,她的子澹。
王嬛朱唇輕啟,輕喚了一聲,“子澹……”那是上代年輕帝王的名諱,而她,本也該是那人的妻,那人的後,子澹,才應該是她王嬛為之紅鸞星動的良人,如若三年前,子澹選擇的是替他死去的母妃守孝,會不會最後的結局就不一樣了呢?
冗長的祭天大禮開始了……
禮官遞上一杯美酒,王嬛以廣袖捂口,辛辣的烈酒一飲而下,這本該是熱血男兒所飲之酒,王嬛麵向了百官,聲音不大而清脆嘹亮,回響在了整個祭台,“天佑大胤,生生不息;千秋萬代,功留千古!”這個女人的氣勢,刹那似乎讓時間都為之靜止了。
百官皆飲下麵前烈酒,舉杯俯拜,齊聲高呼,“天佑大胤,生生不息;千秋萬代,功留千古!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王嬛平靜的麵容下,誰知又有怎樣的悲傷——
“子澹……”王嬛心中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