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3歲定終身”,這個觀點不知讓多少父母焦慮困擾!是不是沒有從小做好啟蒙開發,未來寶寶的發展上就會比別人差呢?

其實,3歲以後的教育與3歲以前同樣很重要——從生活、親子的互動中,適時、適度地提供明確而有益的經驗(提供指導和物質、精神上的支持),以開啟寶寶的各項智能,讓寶寶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1.利用感官刺激腦部,激發幼兒潛能

人的大腦分成許多區域,而每個區域掌管的功能與性質都不同,對於幼兒來說,這些個別區域就是所謂的“潛能區”,可以區分成:前庭平衡、語言、視覺、聽覺、用手、觸覺、運動等的智能。大體來說:是利用感官的過程,激發幼兒的潛能發展。

利用感官刺激腦部的方式有許多種,從生活中就可以找到許多方式來幫助與發展孩子的潛能。學齡前兒童,其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遊戲”——籍由親子互動開發幼兒的潛能,是最好的方式;不建議用太複雜的玩具,而以簡單的玩具為主,並經由一些簡單的觸摸、抱、摟,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與各種感官的認知都有很大的助益。有些父母因為怕孩子受傷,就替孩子建立生活行為規範、限製他對外探索的機會,卻少了各種外界事物的感官刺激,對孩子未來潛能、智能上的發展隻有損耗而沒助益。

2.增加生活經驗,開發幼兒潛力

唯有主動地探索外在環境,孩子才能獲到均衡的發展,所以父母在引導孩子的初期,其實隻要留意安全性、扮演陪伴者與觀察者的角色即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機會去接觸、探索外界事物,並避免其感覺經驗、知覺動作經驗、生活自理經驗被剝奪。例如:公園,就是一個可以給幼兒許多感官刺激的地方,那裏有一般家中沒有的各種遊戲器材,家長可以偶爾帶孩子去遊玩,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沒有接觸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