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意”
蒼鬆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去山中采藥。”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大山中,隻是林深雲密,不知道他的行蹤。”
(五)做手工
1.小汽車
先將紙盒的一麵剪開一半,再剪出4片大圓和2片小圓,然後把它黏貼起來,塗色後就是1輛漂亮的小汽車。
2.美麗的秋葉
(1)帶孩子觀察秋天的自然美景,看看秋天的樹葉是什麼顏色。
(2)收集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黏貼在厚紙板上。
(3)還可以收集各種野花的果實與種子進行拚擺、粘貼。
3.東西南北小指套
“材料”
色紙。
“方法”
(1)將正方形的紙沿對角線對折2次後打開。
(2)分別將4角往內向中心的交叉點折。
(3)把紙翻過來,再將4角往內折一次。
(4)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
(5)將這個可愛的小指套套在手指上,上下左右地開合。
(六)玩遊戲
1.哭笑娃娃
“目的”
提高孩子對五官的感知和想象力。
“方法”
(1)用白紙剪1個像碗口大的圓紙片、2個小“B”形紙片。
(2)用黑紙剪5個月牙形和1個小圓點紙片。
(3)用紅紙剪一個與上述月牙形大小相同的月牙形紙片。
(4)讓孩子用它們擺出各種表情的人臉。
2.手帕劇場
“材料”
父母準備好素麵手帕或碎布條數條、彩色筆、橡皮筋、瓶蓋(如:膠水蓋、底片盒等圓形的塑料物)。
“方法”
(1)父母用先做好的手帕或碎布將圓形瓶蓋包起,再用橡皮筋固定做成頭部;在上麵依自己的想象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做成人偶。
(2)將手指套入手帕人偶中,與孩子一起演出熟悉的故事。
3.跳龍門
“材料”
在客廳的一端放1個沙發靠墊當“龍門”,或在離地3~5厘米的高度拉一根橡皮筋,並在上麵掛些小鈴鐺或軟的積木。
“方法”
小朋友當“魚”,媽媽當“魚媽媽”。媽媽唱兒歌:“小小魚,真愛玩,看看這兒,瞧瞧那兒,看見龍門跳過去。”唱完兒歌,小朋友學魚遊的樣子,並跳過障礙物。
4.小袋鼠找媽媽
“目的”
(1)通過遊戲,讓孩子發揮想象力:“袋鼠是怎麼跳著去找媽媽?”
(2)通過跳躍促進孩子的靈活性、機敏性。
“方法”
先給孩子看一看、講一講袋鼠的樣子、特點,然後設計故事,讓孩子發揮想象力,跳著去找媽媽。
“提醒”
小孩子跳躍時,雙腿一定要分開,並且要半蹲,小屁股微微翹起,否則容易扭傷腳踝。
5.摘果子
“目的”
(1)通過模仿運動員的跳躍,學著調整頭部的位置,以維持身體的平衡能力。
(2)不僅可以促進神經、肌肉、骨骼的協調發展,還增加了孩子運動機能的發展。
“方法”
可以將顏色鮮豔的彩球掛在位置稍高的地方,鼓勵孩子向上跳,去抓彩球,並加以讚美。
6.這是什麼字
“方法”
(1)媽媽等孩子認識一些字的時候,當孩子在身邊玩,媽媽就裝做在看報紙、雜誌的樣子說:“寶寶,媽媽忘了這個字怎麼讀,你告訴媽媽。”以這種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
(2)“哪個字?”如果孩子跑過來,並把這個字正確地讀出來,媽媽應該說:“噢!對了!謝謝你!你比媽媽還棒!”
“提醒”
高興地讚美孩子,會使他感到很得意,覺得自己了不起,增強自信心。
7.找相同的字
“目的”
在許多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出3個相同的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這種經驗,可以為將來的閱讀打下基礎;而且漢字中有許多是極相似的,藉著這個遊戲,也可以訓練辨別類似的字。
“方法”
爸爸與孩子先猜拳決定勝負,猜勝的人先翻開雜誌的任何一頁,然後要對方找出3個“我”(或別的字,隻要孩子認識就行),並用鉛筆在找到的字上畫一個圓圈(爸爸可以拿著孩子的手畫圈)。等到找完了3個字後,再換人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