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無價之寶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為天下奇寶。秦國一統天下後,秦始皇命人將和氏璧製造成玉璽,玉璽的正麵刻有宰相李斯所書的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玉璽傳承千年直至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的皇帝李從珂,於公元936年洛陽補攻陷前,他和後妃在宮裏自盡,所有的皇室的禦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相傳在洛陽攻陷前李從珂自知大勢已去,但無論如何傳國玉璽絕不能落入賊人之手,於是命大將軍李孝全攜後宮逃離了洛陽城。至於宮裏自盡那些人其使都隻是一些太奸和宮女,衷心的太奸和宮女們穿上了皇上的龍袍和後宮娘娘們的鳳袍紛紛投入了火海當中。
公元960年宗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雖未有傳國玉璽在手但卻順應天命,仍然當上了宋朝的第一位開國皇帝。流落民間的李從珂知道自己已無力奪回江山,年邁的他開始有了埋藏傳國玉璽的想法。再加上趙匡胤一直深信傳國玉璽流落民間的種種說法,登基之後四處命人尋找傳國玉璽的下落,李從珂更加的覺得傳國玉璽流在手中已然不再安全,而且會給自己的後人帶來滅頂之災。於是找到了當代著名的機關大師打造出一個精美的石匣子,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匣子從外觀上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精美匣子,匣子的四麵都分別刻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圖案,四隻聖獸栩栩如生、精美絕倫,四隻聖獸的頭是用玉石鑲嵌而成的。當四塊玉石取下來後機關就會啟動,石匣子就會閉合。此匣子設計精妙堪稱一絕,隻有四塊玉石一起才能將其打開之外,別無它法。傳國玉璽被放入石匣子後命大將軍李孝全隱藏於深山絕壁之中,並把藏寶之地繪製成地圖用某種方法傳承下去。直到有一天,李氏後人等待時機成熟之時找到匣子開啟機關拿出傳國玉璽奪回江山,還李唐神器。可惜的是曆史永遠隻能是曆史是不會改變的,後來又發生了幾次朝代的更替變遷卻都跟李氏一點關係也沒有。當然,每個朝代的帝王哪一個不想找到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但卻都毫無音訊。
隨著時間的遷移人們也漸漸的將傳國玉璽淡忘的時候民國初期軍閥混戰開始了。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開始,中國進入了軍閥統治時代。各地軍閥割據稱雄,社會動蕩,製度轉變。當時的法律已經形同虛設,各地盜墓者都趁此機會蜂擁四起開始大肆的挖掘陵墓。
在荊州地界有這麼一夥土匪,平時打家劫舍,無惡不作。恰逢此時,整個國家天下大亂,各路軍閥整天打打殺殺,互相爭搶地盤之時。這夥土匪,有個領頭的叫做秦魁的,此人雖然陰險狡詐,無惡不作,卻也有些心機,看到這滿世界都在打仗,互相搶奪地盤,附近山上一些人馬多的土匪直接就換做了軍裝,占領了附近的一個縣城,做了那裏的土皇帝。自己人馬雖少,但手下也有那麼二十幾個弟兄和十幾杆破槍,也妄想著成為一方霸主。於是領著手下的一票兄弟也下了山,先占領了一個名字喚作天星村的大村子,之所以要攻占這個村子,是因為這個村人口較多村子裏的人大多數比較富裕,還有一個原因是村子的地理環境在戰略上俱佳,四麵環山又有密林作為天險,如果要是打起仗來,真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地。擁有地盤之後的秦魁,也明白要想成立起可以跟其他軍閥競爭抗衡的武裝力量,就靠這二十幾個人十幾杆破槍是永遠不夠的。首先是先要統一服裝,這樣起碼看起來像個正規軍的樣子。統一著裝後的土匪看上去倒挺像那麼回事的,但實際上就是穿著軍裝的土匪,仍然幹著打家劫舍的勾當。但秦魁他們搶歸搶,也就是不再搶自己天星村裏的人。他明白如果把天星村的村民都嚇跑了,那他跟在山上當土匪那會兒有什麼區別?他還需要村子裏的人來交稅擴充軍備,說是交稅但實際上跟搶也沒什麼分別,老百姓也隻是敢怒而不敢言。
秦魁在天星村落腳以後每天都在想著怎麼樣擴充軍隊,擴充軍隊最需要的就是錢,但是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大多數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的,就連相對比較富裕的天星村村民也都快被自己給榨幹了,又怎麼能弄到大量的金錢來擴充軍隊呢?一個手下見老大思索不語,突然一個機靈,好像想到了什麼似的說:“司令,我聽說北方有個姓孫的軍閥頭子把清朝皇室的清東陵給盜了,裏麵盜出無數件珍貴的寶貝,據說這個姓孫的軍閥也因此實力大增就連東北王張作霖現在都怕他三分。。。。”從手下人那裏說出的這些話雖是誇張但也不是完全不靠譜。孫殿英盜取清東陵後雖然發了一筆不義之財,也足夠擴充一個軍的軍備,軍隊也因此強大了不少,但卻因為盜了清東陵而出了名,已然成為眾矢之的,個個軍閥都有心滅之,都想將他盜來的寶物據為己有。秦魁他哪裏知道這麼多,聽完手下講的。他眼睛直勾勾盯著前方,臉上還露出一股得意的笑容,他心裏羨慕的情緒不言而喻得全都流露了出來。但又回過神來一想自己這塊地方,哪裏可能會有可以跟清東陵相比的陵墓嘛!再加上自己是土匪山賊出生哪裏懂得怎麼盜墓,先別說盜墓了,就連墓在哪裏都找不到。手底下更沒有這樣的能人。一想到這,他的臉馬上再一次刷的陰沉了下來對手下喝斥道:“你跟我說這些有個屁用,我們這個破地方哪有陵墓給你盜?就算有,你又懂得如何盜取墓中的寶物嗎?給我滾。。。。害老子白歡喜一場”。副官馬大山見狀上前勸阻道:“司令先別動怒,我聽我一個兒時的玩伴說起過,我們荊州在春秋戰國時期又名江陵是楚國都城所在地,曆經過20位楚王。我想應該會有一些楚王的陵墓才對,雖然我們的隊伍裏麵沒有專業的盜墓者,但我兒時一快長大的朋友劉義星就是個摸金校尉,他師傅也算得上是摸金一派的佼佼者,傳到他這一輩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現在就住在離這不遠的劉家村,我明早就可以出村請他前來。”秦魁興奮得拍了拍馬大山的肩膀讚歎道:“很好——這事就交給你去辦,但要越快越好。”
馬大山帶著兩個手下來到劉家村,打聽之下才知道劉義星一大早就進城裏賭錢去了。這小子好賭的毛病是這麼多年也沒變,每次一有點錢就藏不住,必須去賭場玩幾手,不輸個精光是絕不會回來的。一個手下見劉義星不在家就問到:"老大,咋們要不進城裏找他去?"馬大山擺擺手:"不用,城裏可以賭錢的地方太多,找他等同大海撈針。我太了解這小子了,他輸完準會回來,我們就在村裏等他。"馬大山指了指後山又說道:"我知道那座山腳下有一座破廟,今晚咋們就在那過一宿!"三個人走了不一會兒就來到後山腳下,一座破舊不堪的破廟出現在了三人麵前。布滿蜘蛛網的牌匾上依稀可見三個大字"狐仙廟"。
傳說清朝末年,幾個商人在一個夜晚途經此地時,誰也不知道那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第二天,村裏上山砍柴的樵夫在一個山澗旁發現了他們的屍體,一具具屍體被開膛破肚,手腳分離,身首異處,別提有多恐怖多血腥。樵夫見狀嚇得跌跌撞撞的跑了回去,報了官。縣令帶著捕快和衙役來到了現場,一看那場麵眾人都忍不住的幹嘔了起來,縣令立刻下令讓仵作上去勘察現場,自己卻遠遠的躲開了。不多會兒時間仵作勘察完現場,一臉自信的跑到縣令麵前拱手稟告道:"大人,從現場這個五具屍體表麵切口上來判斷應該是野獸所謂,再加上死者的行李都在所以排除山賊所為。從死者的行李裏麵發現大量銀子和銀票,判斷他們可能是一夥趕路的商人。"大量的銀子和銀票!縣令聽到這連忙做出了"噓"的手勢,意思是叫他不要再往下說了。四周,圍觀群眾很多。縣令挺了挺胸,拎了下官服的衣角刻意大聲的說道:"這些人既然是野獸所為,現已查清,把屍體都搬回衙門,還有現場所有的物品均為證物也通通帶回衙門裏去。圍觀的群眾也都散了吧!"村子圍觀的年輕人個個不解,大家在村子裏生活這麼些年頭,幾乎是天天都有人上山砍柴、打獵的,從沒聽說過有如此凶猛的野獸。雖然每個人都帶著疑惑但也沒有人敢吱聲。最後也隻能按照官府說的來結案了。
事後大約一個月左右,村子裏的人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並非像官府說的那麼簡單。村裏幾個上山砍柴和打獵的年輕人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全村人都上山去找就連個屍體也沒找到,甚至連幫忙找人的年輕人也失蹤了幾個。村長慌了,連忙到縣衙裏報了官,村長跪在公堂上把村裏發生的怪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縣令聽說村裏一下子失蹤了這麼多的人,也知道事情的嚴重,也不敢懈怠,於是他立刻下令讓捕頭帶一對人進山查明真像。結果這一隊人進了山,許久也沒見人影出來。這可把縣令和村民給急壞了,尤其是縣令,自己管轄的地方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並且,起因也很有可能跟之前商人遇害案有關聯,當時自己為了貪圖錢財沒有認真詳查。如果這件事傳到朝廷裏去自己這烏紗帽是一定保不住了。正坐立不安,抓耳撓腮之際。師爺卻不慌不忙微笑著說道:"大人——不要慌張!依我所見此事並非野獸或人力所為。我總感覺這裏邊透著一股子的邪氣,光天化日之下一群人怎麼就能平白無故的失蹤了呢?要不咋們找個道士看看?我聽說離縣衙不遠的"子虛觀"裏有一位道行極高的無牙子道長,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聽說道行頗高。咱們何不找他想想辦法呢?"縣令聽到這,兩手一拍大腿立刻起身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也隻好如此了!走,你前麵帶路,本官要親自去請。"縣令親自去請哪裏還有請不動的道理。果然無牙子聽過縣令的敘述後,立刻吩咐兩名弟子帶上法器跟自己前往劉家村。這回縣令可不敢再怠慢了,命令師爺回衙門調一隊衙役前往,自己跟著無牙子道長先進了劉家村。眾人到了後山腳下,縣令開始膽怯並停住了腳步,瑟瑟發抖地說:"道長,要不等我的衙役們到了我們再進山如何?"無牙子發現這座後山非比尋常定有古怪,他要怎麼會願意等下去呢?於是安慰道:"大人,您就在此等候,貧道和弟子先行一步,待衙役們到齊,大人再率人於我等彙合。"說完健步如飛地進山了,縣令本想製止,伸出手要招無牙子回頭,可是手剛剛舉起來嘴裏剛吐出:"誒。。。。"這個字,三人已經不見了蹤影。縣令保持著這姿勢呆楞了許久才歎息道:"哎!這道長一把年紀了還這麼衝動,希望能夠鬥得過這山中妖邪才好。"羅盤指引無牙子來到一個山坳口,無牙子才停住了腳步。。。。。之後做過什麼無人知曉,隻是叫後來帶著一隊衙役趕來的縣令在此處蓋一座廟,說是可以震住此山上的陰邪之氣。縣令當然深信不疑,命村民在此地蓋了一座廟。縣令為怕此事外傳,為了安民心蓋廟所需要的費用自然要自己掏腰包了。可是哪一個村民敢上山來蓋廟宇都害怕自己也無緣無故的失蹤。無牙子也知道村民有所擔憂,就安撫大夥道:"鄉親們!你們放心,貧道已將那孽畜重傷,相信短時間之內那孽畜不能再出來作惡了,不過一定要盡快蓋座廟震住那孽畜否者它還是會出來危害大家的。"村長第一個站出來走到無牙子身邊幫著勸說到:"鄉親們,道長他們剛剛也進山了,現在他們都能平安的回到這來,說明道長所言非虛,大夥要相信道長的話盡快的把廟蓋起來,我們才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鄉親們聽完村長的話也都覺得有道裏,都紛紛的回家去準備工具去了。縣令看見村民願意上山蓋廟宇,也命令師爺配合村民,也就是,要給村民提供相應的設備和材料,還要供應村民吃喝,還要付給村民相對較高的工錢,深怕村民不願意再蓋了。將來又是再出事,那自己這個烏紗就真的算是保不住了。半個月過去了廟宇也蓋好了,唯獨不知道這座廟要供奉誰?大夥不解了,就叫師爺傳話回去問縣令,縣令也才想到,蓋座廟總因該供奉些什麼的,可是無牙子道長當時並沒有告知我要供奉什麼。於是他叫上師爺再次來到了子虛觀,這次並沒有見著無牙子道長,隻聽觀內的小道童說:“他師傅無牙子應武當掌門邀請,去了武當山了。”不過他知道縣令會來找他,所以留下一封書信。縣令接過信封立刻拆開,隻見紙上就寫著三個字:"狐仙廟",於是就有了這座狐仙廟。
馬大山等一行人,走進廟裏,隻見廟中空蕩蕩的,不算大的廟內牆角、房梁上、都布滿了厚厚的蜘蛛網,隱約還能看到幾隻蜘蛛在上麵蠕動著。廟中央坐落著一尊被蛛絲包裹著的石像,依稀可見它是人類的身體狐狸的頭,長長的尾巴盤旋到了前麵,表情猙獰活脫脫就是隻妖怪的模樣哪裏像"仙"。天漸漸的開始暗了下來,馬大三叫倆手下去拾些柴火回來。在石像前點起了篝火,圍著火堆吃了些幹糧就早早的睡了。這一夜很平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天剛朦朦亮,外頭衝進一個人來,把馬大山他們直接驚醒了過來,兩個手下手槍都拔出來了,來人見這幾人手裏都拿著槍對著自己,猜想這幾人該不會是土匪吧!嚇懵了的他不知所措,正要跪地求饒之時,隻聽牆角裏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義星。。。!"劉義星:"大山。。。?"久別重逢促使兄弟倆人相擁在了一起。劉義星突然推開馬大山恨恨的說道:"你不是上山當土匪了嗎?你這次回來莫不是想打我們村子的主意吧?"馬大山連連擺手解釋道:"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你先坐下聽我說。。。"馬大山將此次來的目的都跟劉義星說了一遍。其實馬大山說的事情正吻合劉義星的心思。自從師傅去世以後,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鬥了,再加上這段時間賭債越欠越多。這次不就是被人追債才跑進這座破廟裏來的嗎?反正自己就快走投無路了,何不就跟他們合作,再者,他們也算是一股武裝力量對盜大墓是很有幫助的。於是就悻然得接受了馬大山的邀請。劉義星要求回家裏收拾一下家夥,再跟他們回去見司令。馬大山等人就陪同去了他家,剛到家門口,幾個身穿黑衣黑褲的家夥擋住了去路。劉義星知道這幾個人是來找自己收債的,連忙往馬大山身後躲,並且把頭湊到馬大山耳朵上輕聲地說:"這幾個家夥是來找我要債的,你不幫我,我就死定了。"馬大山三人本身就是土匪出生,一直都是他們管別人要錢,可從來沒有給別人錢的習慣。於是分別都掏出手槍,隻是晃了晃,就把幾個前來要債的打手給嚇跑了。其中一個帶頭的一邊跑還一邊喊著:"你們給我等著,得罪我們王司令可沒有好果子吃。。。"劉義星怕那些人還會帶更多的人再來,於是就急急忙忙的收拾了一下,跟馬大山一行人踏上了去往天星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