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夜(1 / 3)

天黑不見五指,蟋蟀在草叢裏蟄伏,不時有微風吹過,滿院齊至膝蓋的草就低下頭去。小武躡手躡腳地下了床,生怕弄出一點動靜。回頭看著熟睡的嬌妻,粉兜兜的麵龐,不禁心生憐愛。但現在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他一手抄起家夥,另一手摸向門而去。嘭的一聲,小武心驚了一下,再次向妻子望去,她的嘴角動了一下,那是一個微笑吧,應該是一個好夢。小武一看腳底,原來是放在門口的一個罐子,裏麵裝的啥他也記不清了,好像是上次在魚塘抓魚時用的,不過裏麵怎麼也沒水啊。黑黝黝的小圓點撒了一地,小武小心地抬起腳,盡量不去踩那些圓點,生怕再發出響聲。啊嗚,猛的一聲貓叫讓小武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接著就聽到窗外的一隻貓跑遠的聲音。小武小聲罵道:“死貓!”還真讓小武給言中了,窗外的一隻貓,一隻沒有尾巴的貓從窗戶上跳了下來,卻撲通一聲跳進了院裏的井裏。沒撲騰幾下,貓就沉了下去,井裏回蕩著撕心裂肺得讓人骨頭都麻了的慘叫聲。

小武還不知道貓掉進了自家的井裏,他仍然繼續自己的計劃。摸到門口,慢慢拉開門閂,出門,又慢慢的轉身拉門。小武已經夠小心了,但是當門合上的那一刻,他透過門縫看屋裏牆上供奉的祖先畫像。畫上的老人,麵色是冷冷的黑色,兩眼無神地耷拉下來,眼角下墜,嘴也是那種細細的描開來的樣子,但是,嘴角分明地上翹了,微微地上翹了,那是一種陰森的笑,陰險的笑。一個激靈,小武一用力合上了門。吱嘎一聲,還是發出了刺耳的聲音,小武不自覺的去用自己的右手摸自己的心髒,撲通撲通,熱血湧上心頭。剛才的那一刹那把小武嚇蒙在那裏。

真的?不可能啊,也許自己看錯了,小武害怕,疑惑著。

恰在這時,小武自己的腦袋提醒了自己,畫像的事明天再仔細看過便知真偽,今天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抓緊時間吧。但是,這時,小武的心裏又一緊,他感覺一隻手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小武的心跳得更快了,甚至失去了規則,跳來跳去沒了節奏,仿佛噪聲擾亂了正在演奏的樂團。他不敢回頭去看,或者說是,他不敢知道結果。看了以後,知道結果了自己該怎麼辦,如果是個玩笑還好,如果不是呢,如果是某種駭人的東西怎麼辦?

小武平生最怕這個,年邁的奶奶小時候給他講了太多的鬼故事,每次小武不聽話的時候,奶奶就拿這個來嚇唬小武。

他終於反應過來,現在都幾點了,怎麼會有玩笑。小武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怎麼辦,僵在這裏還是索性回頭。小時候,他都是閉上眼睛轉過臉去,然後再睜開眼睛。那隻手稍微往上抬了下,小武的腦袋也瞬間空白了。兩腿開始顫抖,肌肉開始僵硬,雙手也開始哆嗦,小武硬著頭皮,眼裏幾乎含著淚,慢慢的轉著臉。眼角的餘光開始掃過去,一個毛茸茸的東西進入了視線,慢慢的,越來越清楚。一隻好像尾巴似的東西掉在了自己的肩上,小武長籲了一口氣,好家夥,嚇死了。這他媽是哪個混蛋往我家扔的東西,嚇死我了,死玩意,讓我知道是誰,我非撥了他的皮。小武順手把這個毛茸茸的東西拿在手裏,長條的毛茸茸的東西,挺眼熟,可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見過。

這會,小武又突然想起熟睡的妻子,這一驚一乍,都把妻子給忘了,幸虧沒聽到屋裏有啥動靜,估計妻子沒有被吵醒。唉,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小武大踏步穿過院裏的雜草走到院門,手裏還拿著那毛茸茸的東西。開門的時候,小武把東西扔到門外,又想起該找出朝他家扔東西的家夥好好揍一頓。關好院門,看著天上,一輪明月漸漸探出頭來,烏黑的雲移向另一邊。路上敞亮起來,小武的心情好多了,這樣才對嘛,敞敞亮亮,心裏也開闊了許多。小武看了下村外山腰的老石榴樹,邁開步子,哼著小曲朝山上走去。

這棵老石榴樹可有年頭了,據村裏的老人說,應該有百年的曆史了。老石榴樹上的斑駁應該可以證明這一點吧,樹身上到處是充滿滄桑感的樹疙瘩,被磨得溜光,村裏的孩子經常爬上去玩。整個樹身都幾乎空了,但是樹還活著,生命力還挺旺盛。秋天,柿子成熟的時候,小武還吃過這棵樹上的柿子,不過他吃的那個不是很熟,澀澀的,他一口就吐了出來。

再說這棵樹的曆史,村裏的老古董們閑聊的時候聊起過。冬天的午後,上了歲數的老人拿著馬紮在曬太陽,東家長西家短就聊到了這棵樹,老人們說,這棵樹估計怎麼也得有百年的曆史,因為村誌裏麵記載,這個村裏在前清曾經出過一個秀才,中了舉做了幾年官,後來不知因為什麼事,得罪了上司,被革職了。秀才回鄉,走到村口,覺得沒有臉麵再見父老鄉親,就在這棵樹上吊死了。

說到這,老人們興致又高了起來,不時有老人插嘴,他們又說,其實,秀才在村裏也沒什麼親人了,隻有一個腿有點殘疾的侄子。當時,秀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好多人因秀才當官得了實惠住進了城裏,隻有這個侄子,因為腿腳不靈便,不願見生人也不愛去省城,秀才見他上不了台麵,也就沒有怎麼過問過他。秀才死了,吊死在自己家門口,吊死在古樹上。當時,村民們唏噓不已,畢竟多少年來,他是村裏唯一走出的秀才,算是見過世麵,吃過皇糧的人。要說,還是這個侄子有孝心,心好,知恩圖報。侄子就像兒子一樣親,當秀才被革職的時候,很多親戚都離秀才遠去,沒有向秀才伸出援手,這個侄子在秀才風光時沒得什麼好處,秀才死後卻給他盡了孝。村民們幫助這個瘸腿侄子給秀才安葬了,算是鄉親們送了秀才一程,瘸子披麻戴孝,盡了這份責任。

老人們越聊越興奮,話題漸漸展開。說了這麼多,瘸子的名字也有老人想起來,這個瘸子當時在這個地方曾經名噪一時,在一個土匪寨子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以後的事就順風順水了,娶妻生子,傳宗接代。但是好景不長,後來民國政府剿匪,瘸子所在的山頭被圍,瘸子據說身首異處,但是沒人見過。好多流言傳開來,有人說,瘸子逃了出來,但身無分文,就隱居在深山中,孤獨終老;也有人說根本沒有剿匪這檔子事,是瘸子自知樹大招風,為了留住積攢了一輩子的財富,死後不受騷擾主動散布被剿的消息。不管瘸子結局如何,老頭們末了總是說,好人還是有好報,瘸子知恩圖報,也算是老天有眼,讓他後來有了一番成就。小武每每這時都聽得入了迷,這個懶散的小夥子,總是湊在一群老頭堆裏聽故事,往往就是聽得忘了晚飯,等老人們都散去,他才意猶未盡的回家,回去就挨一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