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嗵......
禪院鍾聲頓起,激越悠揚。
少林寺乃天下名寺,自百餘年前便已領袖群倫,被中原武林尊為泰山北鬥,為天下俠士視為武學聖地,樓閣高塔林立,莊嚴非凡。
寺東一閣,名曰藏經閣,此時閣中一年輕灰衣人正疾步徑往大雄寶殿而去。
那年輕灰衣人剛至殿內時,見各堂首座及其弟子已然坐定,便悄於西首一蒲團上坐下。此時居於殿首的一位衣袂飄然的白須僧人乃是少林寺方丈玄空大師,其人雖須眉皆白,神色卻是凜然,略一掃視群僧之後,正色道:“天山明月邪教火焰日熾,今番東向傳教,已滲透北敖、西羌諸國,此後勢必為禍我大胤國萬千百姓,為天下生靈計,我少林自不能袖手旁觀,聽之任之......”
聽聞此言,堂內立時鴉寂。
天山明月教雖立教未久,勢力發展卻異常迅猛,直進中原武林,而玉門關以西,其組織更是盤根錯節,滲透於三教九流。十七年前,明月教與陝中白門聯手同嵩山少林、嶺南無劍山莊、以及蘇北三俠為首的中原武人在玉門關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玉門關一戰,可謂天昏地暗,驚天動地,明月教教黑衣護法龍之泉與陝中白門掌門人白三城率極少數教徒力挫中原各派高手,直至最後,由於孤軍奮戰,皆重傷而退。而中原群雄亦為此付出了極大代價:少林第一神僧玄無大師、蘇北三俠中的蕭清岡與唐寄風等眾位武林豪傑皆以身殉義!而為何當時明月教隻來了黑衣護法一部,卻眾說紛紜,誰也不知究竟為何,但此後明月教一蹶不振卻是事實。中原武林經此浩劫,元氣亦是大傷,兩方遂相安無事數十年。
玉門關一戰,由於牽扯恩怨極廣,中原武林中人對明月教多有怨恨仇視以及驚懼。
眾人聽聞玄空方丈提起明月教,心下皆是駭然。年輕灰衣人見眾僧多有驚懼之色,心下籌道:莫非明月教很厲害,難道連達摩堂八位高僧也對付不了嗎?
正思慮間,又聽玄空方丈朗聲道:“自古邪不壓正,我少林自會與中原武林同道一起,抗拒邪教,匡扶正義,望各位務必如常恪守職事,不得擅離,違者打入戒律院重責!”
那灰衣人聽得此言,心下極是一驚,片刻之後,眾僧行了佛禮,盡皆散去。
灰衣人正自發呆,忽聽背後一人低聲說道:“清狂,我帶你去個地方。”
此灰衣人正是少林一無名小僧清狂,清狂回過頭,方看清楚背後之人乃是古禪大師,立即喜道:“師叔,去哪裏?”古禪幽默風趣,博古通今,全寺之中,與清狂最投緣的莫過於他了,自幼便無親人朋友的清狂,和古禪一起,總能排遣少許落寞之情,稍嚐片刻快樂,二人情誼甚厚。
此刻聽古禪沉聲道:“一塵寺。”說完便向東走去。清狂依言跟隨其後。
旋即,二人拐過幾片雜樹林,到了一間石室門口停將下來,石室壁色古青,從外看來較為寬敞,處於密林之中,甚為隱蔽,室前一古石,上書“一塵寺”,字體淡然飄搖,甚為灑脫。
清狂正自觀看,興趣不淺,忽聽古禪說道:“我們進去看看吧!”
清狂喜道:“我先進去了!”隨即稍一矮身,進了室中。室中光線甚暗,室中央有一木桌,桌上有一銅壺,銅壺外觀光潔如新。清狂走將過去,試提了一下銅壺,竟有滿壺茶水,清狂心中一驚,急回頭看去,隻見室門早已關閉。不經意間見前壁右上方有一小窗,透過窗戶,看見古禪大師正要離去,急道:“禪師,我還沒有走呢?”
古禪緩緩移過頭,凝視著石室中的清狂,那眼中分明藏著一種莫名其妙但難以言明的神色,清狂看時,心中不覺納悶:平時笑口常開的古禪大師,今日不知如何竟如此古怪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