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卡麥林·昂納斯的故事
荷蘭物理學家卡麥林·昂納斯(H.Kamerling Onnes)是1913 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這是為了表彰他製取液氮的低溫技術,但他更大的貢獻卻是發現了超導現象。這一發現直至現在,甚至下個世紀都將對民界產生重大影響。昂納斯無愧於諾貝爾科學獎的殊榮。
20世紀初,物理學家進行了一場獲取低溫的競賽。
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氣體壓力是分子碰撞容器壁的結果,而溫度是氣體分子動能的量度,所以,溫度是沒有上限的,卻有下限,那就是當氣體分子都停止運動時的溫度。那麼,這個溫度是多少呢?
實驗測出,如果保持氣體體積不變,把氣體從攝氏零度冷卻,溫度每下降一度,壓強降低273 分之一。由此推算,當氣體壓力為零時分子也就停止了運動,這時的溫度就是低溫的極限。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建議用這個溫度作為溫度的起點,仍然用攝氏溫度的溫度間隔,也就是把水從冰點到沸點間的溫差分為100等分每個等分為一度。這個溫標稱開氏溫度,也稱絕對溫標,用這個溫標表示的溫度稱絕對溫度,用大寫字母K 表示。
把氣體變成液體就能得到低溫,比如,你可以把物體浸在液氮裏,它就被冷卻到液氮的沸點-195℃以下。而且每種氣體都必須冷卻到一定的溫度以下才能被液化,所以,氣體液化和低溫技術自始至終是密切相關的。
19 世紀下半葉,當時已知的氣體除氫以外幾乎都被液化了。是蘇格蘭科學家杜瓦完成了氫氣液化這一工作。杜瓦把裝著壓縮氫氣的容器浸在液氮裏,將壓縮氫氣冷到零下200℃,再讓這瓶極冷的氫氣減壓,通到一個大的容器裏,氣體體積迅速增大時就吸收熱量,進一步冷卻。然後再將氫氣用管子引回來,壓縮到容器裏,冷卻,再膨脹,進一步降溫。反複循環這種壓縮——膨脹的過程,終於在大約-240℃時,氫氣變成了液體。次年,杜瓦使液氫減壓蒸發,進一步降溫,液氫凝固變成了固態氫。
杜瓦是第一個得到液氫和固態氫的人,也是第一個獲得-253℃和-259℃的人。杜瓦還發明了特殊的鍍銀玻璃瓶來保存他的超冷液體。這種玻璃瓶有兩層,中間抽真空,細長的瓶頸上端有一個小口,叫做杜瓦瓶,至今還在物理、化學等許多實驗室使用。杜瓦瓶還是現在家用熱水瓶的前身。
1908 年7 月,在荷蘭萊頓大學,昂納斯教授開始了他準備十年之久的試驗,這就是把當時稱為“永久氣體”的氦氣液化。
昂納斯具有卓越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能,他的實驗準備完善而且周密。
他和他的同事們安裝製造了大型氣體液化裝置,能夠大量製取液態空氣直到液態氫,提供一係列的低溫環境;液態乙烯能達到-145℃,液態氧能達到-183℃,液態氫能達到-253℃。
實驗從上午十點開始,他們先用前天準備好的液態空氣冷卻高壓氫氣,利用高壓氫氣在體積膨脹時的吸熱效應來使氫氣液化。這個步驟花了半天時間。
得到了足夠的液態氫以後,再把裝有高壓氦氣的容器放到液體氫中冷卻到零下250℃,開啟高壓容器的閥門,使高壓氦氣噴射到另一個低壓容器中,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絕熱膨脹過程。由於這個噴射,氦氣的分子運動能進一步減小,溫度進一步降低。開始,這個試驗並不太順利,並沒有得到所期望的液態氦,直到液氫全部用完,準備結束實驗時,才在低溫恒溫器中發現了液氦的液麵。
這是人類第一次將氦氣液化,也是人類第一次把最低溫度降到接近絕對零度,開辟了低溫研究的新紀元。
昂納斯沒有滿足於他的成功,立即著手進行物質在超低溫下的性質的研究。在此之前,杜瓦教授獲得液氫溫度後,也研究過金屬在低溫時的導電性。
據說杜瓦教授在被競爭對手超過以後,感到心灰意冷,不久就放棄了他的低溫物理研究,無法與昂納斯教授分享低溫物理研究中的成功與榮譽。魯迅先生主張“不恥最後”,讚揚那些落在最後仍然能夠堅持跑到終點的選手,含意十分深遠。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應該“不恥最後”,堅持到底。
昂納斯和他的學生們首先測定白金絲在低溫下的電阻,發現隨著溫度的降低,鉑絲的電阻不斷減小,當接近絕對零度時,電阻減小到某一定值就不再減小。這個電阻值就叫殘餘電阻。昂納斯認為殘餘電阻是金屬中的雜質引起的,就改用黃金絲做實驗,因為黃金容易達到更高的純度。實驗測得黃金的殘餘電阻果然比白金小得多。後來,昂納斯又選用水銀做實驗,因為水銀在常溫下是液體,可以通過蒸餾來提純,蒸餾在實驗室是很容易實現的操作,經過多次蒸餾後,可以達到很高的純度。當測量水銀的電阻時,隨著溫度下降,水銀的電阻也變小,當溫度降到4.2K 附近時,電阻突然消失。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昂納斯本人也大為吃驚,他並沒有將實驗結果立即發表,而是提高精度,反複試驗,證明結果準確無誤。1911 年,他把結果報告給荷蘭皇家科學院,1913 年,把這個結果公開發表。在這篇論文裏,昂納斯首次使用Super conductivity 一詞來描述他所發現的現象。Super 意為“超”,Conductivety 意為“傳導”,這就是“超導”一詞的由來。用來描述物質導電能力的物理量是電導,電導是電阻的倒數,電阻趨近零,意味著電導無窮大。所以,“超導”一詞也並沒有誇張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