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三年,宋高宗趙構放棄了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逃到揚州,仍然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九月,金軍繼續南侵,趙構再次向南逃跑,十月到越州,隨後又逃到明州,並自明州到定海,漂泊海上,終日奔波,使得趙構皇帝身心俱疲,滿麵愁容。就在此時,一位侍衛前來報告:“陛下不好了,前方發現一條巨蟒與巨鷹在爭鬥!”
“海蛇與海鳥爭鬥,有什麼好奇的?”趙構不以為然。
“陛下,這兩者皆碩大無朋,不像是凡物。”侍衛的表情有些尷尬。
趙構狠狠地瞪了侍衛一眼,看見了那條巨蟒有一半的身軀沒在海底,另外一半拔出海麵約有三十丈之高,蛇粗約需十名壯漢合抱。當真是碩大無朋。巨蟒之上,還有一隻遮天蔽日的巨大鷹隼。趙構呆立當場。
一位內侍走了過來,對趙構說:“陛下,您看這巨蟒在下,鷹隼在上。北上南下,鷹隼就是女真人,而這巨蟒就是陛下的根基。蛇為小龍,而陛下為真命天龍,應當助那蟒蛇一臂之力!”
趙構聞言,立馬大喝一聲:“來人啊,取朕的寶弓來!”很快內侍便取來了天子之弓。隻見趙構彎弓一射,箭矢沒入鯤鵬的身體。鯤鵬當下哀鳴一聲,逃遁而去。
巨蛇頗有深意地望了趙構一眼,“噗通”一聲沒入海底,海水飛濺了趙構一身。左右侍衛都大聲詈罵巨蟒的恩將仇報,忘恩負義。趙構卻微微一笑,笑而不語。
三日之後。
是夜月明星稀,皎潔的月光照在海麵上,隨著波浪蕩漾開去。而在龍船寶舟之中的趙構早就進入了夢鄉。突然有一條巨大的蟒蛇沿著船身爬了上去,透過窗戶,進入了趙構的“寢宮”。
趙構在睡夢之中總是感覺到有人緊緊地盯著自己,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受,睜開眼,便差點驚呼出聲,隻見一條巨蟒含著晶瑩的寶珠,就離自己不到一丈之遠。
巨蟒幻化為人形,手裏拿著寶珠,對著趙構行了一禮,道:“我尊貴的天子陛下,我是青帝的兒子。那一日,我與鯤鵬正在爭鬥,處於下風,不久將會死於鯤鵬的尖爪利喙之下,幸虧受到了陛下的搭救,這才活下命來。為了感謝陛下的恩德,我從天帝的花園中摘下一片三葉草送於陛下。它將庇佑陛下後世的氣運。”
說完,寶珠就變成了一片三葉草,放在趙構的手中。
趙構隻見第一片葉子氣運浩大,卻為黑絲所纏繞;第二片葉子則蔫蔫的,無甚生機;唯獨最後一片葉子生機充沛,脈絡清晰繁複,似乎在推演著無數天機,包羅天地。
皇帝不知其所以然,正待欲問,卻發現那青帝之子早已不見了蹤影。
※※※
大宋祥興二年,蒙元至元十六年二月,宋少帝趙昺客居崖山。元帝忽必烈命漢軍大元帥張弘範率領大軍兵臨崖門島準備給宋廷以最後一擊。
二月春風似剪刀,在遙遠的北方,此時還是銀裝素裹,萬裏雪飄。但是在南國,現在已經毫無寒意。陣陣海風裹挾著濕氣吹來,讓人感到極度不適。
年僅衝齡的小皇帝趙昺來到海邊,手扶著椰子樹,看著遠方密密麻麻的海船寶舟,臉上流露出一副不屬於他年齡的哀傷來。大約在一百五十年前,大金的鐵蹄踐踏中原,所向披靡,他的老祖宗趙構就是跑到海上避難才屢次躲過金軍的追殺。如今金國已亡,敵人早就換成了蒙古人。現在他已經逃到了海上,不過好像他並沒有老祖宗的幸運。敵人對他已是十麵包圍,分明是想將他趕盡殺絕。
島上還有十萬軍民,這是大宋最後的臣民了。這區區彈丸之地崖山島便是大宋最後的國土了。從他出生開始就一直在打仗,稍微大些的時候就一直在逃命。在他的印象中就沒有任何時候是可以放鬆神經的。想來再過幾天,自己就可以完全解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