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8章穩妥(2 / 3)

你既然要走,我也不虛留你,耽誤你的前程。這些盤纏帶上,不管你去投靠誰,有點見麵禮,可能被高看一眼。有了落腳的地方,告訴我一聲!”

孟五再三推辭。

陳璟執意要給他。

最終,他收下了。

陳璟托齊王幫忙,給孟五介紹一名西北的軍閥,讓他帶著齊王的信前往,興許更有用。

這點小忙,齊王是樂意的。

正巧,齊王有個發小在利州帶兵,於是齊王給利州的刺史寫了封信,交給陳璟。

“喏,你帶上!”陳璟給了孟五,“將來同僚若是翻你的舊賬,至少你還有齊王撐腰,讓人有點忌憚。”

孟五再三感謝。

“陳公子,咱們就此別過。”孟五在七月底離開了陳璟的家,帶著齊王的書信和陳璟給的盤纏,往利州去了。

沒過半年,他就得到了刺史的器重,很快就升官了。

不過,終其一生,孟五都沒有更大的成就,一直安穩本分,最終在利州成了家,紮根在利州。

陳璟有時候會收到從利州寄過來的土儀,他也會回贈一些,慢慢的,他們就沒有來往了。

這是後話,此後不提。

陳璟給家裏寫信,讓他們去探訪陳璋。

交通不便的年代,書信從京城到望縣,需要一個多月;而從望縣到江南西路的洪州府去找陳璋,又需要一兩個月。

所以,家裏給陳璟回信,隻說去查訪了,還沒有到地方。

轉眼就到了九月,陳璟算了算時間,假如陳家派人去找陳璋,應該還沒有到洪州府。

京裏卻發生了一些事。

九月十四日,陸昭儀誕下了長皇子。

“孩子不僅僅足月,還比預計的產期要晚了七八天。”宮裏的產婆告訴太後。

胎兒長得很健全。

然後,這話通過楊之舟,傳到了陳璟的耳朵裏。

長皇子生下來,重六斤半。在這個年代,嬰兒普遍比較小,這麼大的孩子,算是異類了。

皇帝和太後很是高興。

皇帝甚至重新宣陳璟進宮,給小皇子診脈,看看小皇子是否健全。

陳璟就去了。

“回稟官家,孩子很健康。”陳璟診斷之後,告訴皇帝。

大家都清楚,這個孩子是陳璟幫著保下來的。光憑宮裏的太醫們,隻怕早已滑產了。

“這是陳神醫的功勞!”皇帝愉悅的說。

陳璟就在一旁道:“官家,草民愧不敢當!孩子在母體裏,哪裏大夫有通天的本事,也無法給他用藥施診。所以,功勞是陸娘娘的!”

皇帝回味過來。

長皇子洗三禮之後,皇帝封了陸昭儀為盧淑妃。至於長皇子怎麼封賜,朝臣已經吵了起來。

封太子,還是封親王,朝臣莫衷一是。

最後,是楊之舟說:“坊間有個傳聞:孩子應該賤養,賤養易活!若是現在就封賜王侯,將孩子封得太尊重了,他承受不住這福氣,反而折了孩子的壽!”

這話比靈丹妙藥還要管用,頓時治住了滿朝的文武大臣、深宮內院,沒人再敢議論這孩子。

想著讓孩子封太子的聲音,消弭殆盡!

皇帝夭折了多個兒子,朝臣全清楚。也不知是皇帝的種子不好,還是宮裏的風水不好,總之,生得下來,未必養得下來。

萬一懸了,這孩子再沒了,皇帝發怒,當初誰提議封太子、封親王的朝臣,不是自尋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