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璟吃過了早膳,拿了銀票放在身上,從玉苑河河堤上走,去了玉苑河楊之舟家裏。
楊之舟也剛剛吃過早膳。
瞧見陳璟來,楊之舟笑道:“上次走,未同我作辭。這次回來,又不主動到我這裏,還要我同永容說,你才知道來。”
陳璟忙給他道歉,笑道:“著實抱歉,您老見諒。”然後又道,“這次從藥市帶了些好東西回來,回頭送您點燕窩、天麻什麼的。”
楊之舟氣笑了。
“難道我沒吃過燕窩、天麻?”楊之舟問。陳璟把他當成了沒見過失眠的鄉下老頭子,讓楊之舟又好氣又好笑。
“這是我的心意嘛。”陳璟哈哈笑。
他插科打諢,來轉移注意力,免得楊之舟深究不放。
“老爺子,我的藥鋪,叫玉和堂,您意下如何?”陳璟問楊之舟。
楊之舟聽了,微微笑了笑,道:“玉者,石之美也,喻君子之德,聖人為能和。央及仁心仁術,與這鋪子名字相得益彰,甚好。”
“您過獎了。”陳璟道,“其實這是我家先祖取的名字。而後落寞了,沒人記得。”
楊之舟微笑了下。
頓了頓,他對陳璟道:“央及啊……”
他神色驀然嚴肅了起來。
陳璟知道他有話說,立馬正襟危坐,道:“老爺子,您賜教。”
楊之舟就笑了,緩緩道:“沒什麼可以賜教的。隻是,從此之後,就是匠人了,怕你難以適應。”
“我還好。”陳璟道。
“從前你是陳舉人的弟弟,是個學子。你治好了病家,病家感恩戴德。等你做了匠人,你治好病家就是內分之事,旁人看你的時候,就將你壓低了一頭。你要知道,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楊之舟笑道,“你還年輕,長輩、老人告訴你這條路不好走,你未必肯聽。況且,路都是走出來的。旁人覺得艱難,你陳央及未必走不好。往後,就要堅強幾分了……”
楊之舟知道,陳璟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但是哪一路又好走?
世上碌碌之輩著實太多了。
有人走科舉,一輩子都沒有考中;哪怕考中了,也沒有機會選中官職;等做了官,也許一點小事得罪了人,從此貶官到貧寒之地,壯誌難酬。
楊之舟覺得,生於普通白衣人家,原本沒什麼選擇。
自己擅長的路,才是最好的。
隻有,他很喜歡陳央及,有點不忍心這孩子將來吃苦。他都能預見到陳璟將來會遭遇什麼。
“多謝老爺子教誨。”陳璟道。
楊之舟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陳璟坐了會兒,和楊之舟說了說一路的趣事,還把他在清江藥市抬價的事情,也繪聲繪色告訴了楊之舟。
楊之舟聽到這些逸聞趣事,也覺得不錯。
說了半個時辰的話,陳璟道:“今天比較忙。等鋪子正式開業,我再來請您去喝酒。”
“好。”楊之舟笑道。
陳璟就從玉河巷離開。
他先去牙行,找到了孫伶牙。
孫伶牙瞧見陳璟,驚喜不已:“陳官人,您外出回來了?小人等了您很久。小人手頭暫時有了好幾處的宅子,都是西街附近,您可要去瞧瞧?”
“這個自然啦。”陳璟笑道。
上次他付錢痛快,孫伶牙覺得他這個人不錯,就特意將幾處好的宅子,留給了陳璟。
他帶著陳璟,先去看了兩處。
都是三進的宅子,修建得精致。
“錦裏巷的宅子,看上去更好。”陳璟偏向第二間。
錦裏巷就在西街後麵,不到半刻的路程。這邊大概有十來家住戶,有商戶,也有讀書人家。
這裏離街上近,院子又很好,陳璟覺得最合適不過了。
他回頭,又把那處宅子,前前後後仔細看了幾遍。
這宅子大門口,有處敞地,種著兩株高高的槐樹,虯枝盤結;磨磚對縫的院牆,有老藤盤踞,這個時節已經掉光了葉子;朱紅色的大門,是嶄新的;推開大門,門口對峙著兩間門房。
進了大門,兩麵抄手遊廊,圍繞著五間大房,這是外院的大堂和書房、外廂房;順著抽手遊廊,兩側種滿了楊樹和桐樹,到了盡頭,就是垂花門。
進了垂花門,就進了內院。
內院門口,有處寬敞至極的穿堂,穿堂後麵,兩步仍是遊廊,遊廊外頭的空地,是花圃;內院也有五間上房,帶著四間廂房。
在遊廊盡頭,有個小小角門。
進了角門,後麵仍是一大塊空地。
這後麵,就是後花園。
後花園裏,有處院子,三間正房,帶著四間小耳房,像七彎巷的宅子。這後花園有門通向後街,也有側門直接到外院,更有角門到內院,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