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不做棟梁的理由(1 / 1)

感動

那時,我在吉林白城的一所鄉村小學教書。

在學校的院子裏,生長著兩棵樹,一棵是高大筆直的白楊,另一棵是矮小彎曲的榆樹。有一次,我給學生上思想品德課,課的主題叫做“長大我要做棟梁”,我忽然想到,可以用院子裏那兩棵樹作為活教材來啟發孩子們。

我就帶著孩子們來到操場上,指著那棵白楊樹對他們說:“長大做棟梁,要像這棵白楊樹一樣,高大筆直,成為有用之材。”我又指了指那棵榆樹說:“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要像這棵榆樹,矮小彎曲,沒出息。”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應我:“我們要做白楊樹,長大成材做棟梁。”當孩子們喊完後,站在第一排的一個孩子突然舉手喊道:“老師,我不想學白楊樹成為棟梁,我要做那棵彎曲的榆樹!”這一不諧和音立刻引起其他同學的一片哄笑,也令我驚愕不已,這個平日裏聰明好學的孩子,此時怎麼會說出這樣不上進的話呢?

小樹不修長不直,孩子的人生觀要從小培養。下課後,我把那個另類孩子單獨叫到辦公室。我怒氣衝衝地問他:“你為什麼不好好地學做楊樹,偏要做榆樹?”孩子看到我生氣,嚇得哭了。他含著眼淚囁嚅著說:“彎曲的榆樹不成材,可以做一根拐杖!”

“做拐杖有什麼用呢?”我緩了緩語氣問他。

“我媽媽得了病,半身不遂,走路老跌倒,我要是拐杖,就可以扶著她,不會再讓她摔倒了。”孩子說。

那一刻,我的怒氣煙消雲散,並對這個沒有遠大誌向的孩子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