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身體健美的鍛煉方式(3)(1 / 3)

運動性中暑是近年來提出的運動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運動時產生的熱超過身體能散發的熱而造成運動員體內的過熱狀態。它多見於年輕的體育鍛煉者、戰士、馬拉鬆跑者、超馬拉鬆跑者、鐵人三項的運動員。

中暑是夏天訓練中較多見的現象。易發生在天氣開始炎熱時,故此時組織訓練課和比賽,需注意預防中暑。中暑可分為熱射病、日射病和熱痙攣三種。

病症:

熱射病。熱射病是發生在高熱環境中的一種急性疾病。為了了解其發生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人體正常體溫調節機製。體溫調節是在中樞神經係統管轄下通過植物神經係統與一係列反射進行的。身體的產熱量與耗熱量是相適應的。

散熱的方式有傳導、輻射和蒸發三種。其中30%靠傳導,45%由輻射、25%由蒸發而散熱,這樣使體溫維持恒定。當外界溫度在35℃以上,尤其超過了皮膚溫度時(32℃~34℃),由傳導和輻射而散熱的方式受到障礙,此時散熱僅靠蒸發來實現。蒸發的快慢與空氣的濕度及流動速度有直接關係,在空氣濕度和溫度相對高的條件下,空氣又不流動,僅有的蒸發散熱方式也大受影響。這時如果運動量很大,體內產熱較多,那麼熱量就積累起來,結果體溫就明顯升高,有時可升至41℃~42℃,從而影響生理機能活動,再加上高溫環境下體內水鹽代謝失調,就引起熱射病。

熱射病的症狀輕重不等,輕者僅呈虛弱狀態,重者有高熱和虛脫。一般發病急,體溫上升,脈搏及呼吸加快,重者可引起昏迷,體溫高達41℃以上,脈搏極快,而呼吸短促,最重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而致死。

日射病。它是因日光直接照射頭部引起肌體的強烈反應,表現為呼吸和周圍循環衰竭現象。體溫升高可能不明顯,出現頭痛、頭暈、眼花、興奮性增高,重者可昏睡。檢查時脈搏細、頻速、血壓降低等。

熱痙攣。氯化鈉(鹽類)喪失過多,引起肌肉興奮性增高,發生肌肉疼痛和痙攣者,稱為熱痙攣。輕型熱痙攣隻是對稱性肌肉抽搐,重者大肌群也發生痙攣,並呈陣發性出現。負荷較重的肢體肌肉最易發生痙攣。

治療:

場地急救。要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氣管內插管),測量血壓、脈搏、直腸溫度,點滴輸液,對嚴重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住院治療。包括降溫,心髒監護,輸液,必要時透析等。

有專家認為,經過積極治療後,中暑者30分鍾內直腸溫度未降至38.9℃以下時,必須采用冰水浸泡浴,這樣效果是最佳的。

第13種方式 腿部肌肉的鍛煉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誌。

——(美)愛默生

腿部肌肉的鍛煉大腿是人們進行鍛煉或盛夏著裝時裸露在外最多的部分,因此最易為人直覺注意到。男性的下肢肌肉發達會給人以結實、穩健、堅定、有力的感覺;而女性兩腿則應與身體各部位勻稱的發展,給人以強而不突、豐而不虛、線條流暢、富有彈性的感覺。

蹲起

主要鍛煉股四頭肌和臀大肌。

練習方法:兩手持啞鈴,屈肘將啞鈴置於肩上,以全腳掌著地的或以腳尖著地的反複做半蹲起或全蹲起動作。蹲時呼氣,起時吸氣。

直立起踵

主要鍛煉臀大肌和小腿肌群。

練習方法:直立,兩腳尖正向前方,兩手持啞鈴置於肩上,挺胸收腹,反複做提踵練習。提踵時注意臀部肌肉向上緊收。女同學更應多練習。

一腿蹲起

主要鍛煉股四頭肌和臀大肌。

練習方法:開始時先用一手扶任何支撐物,一腿抬起,另一腿緩慢下蹲並站起,兩腿交換反複練習。待動作熟練平穩後,可改為不扶支撐物和持啞鈴進行練習。蹲時呼氣,起時吸氣。

跳躍練習

主要鍛煉股四頭肌。

練習方法:兩手持啞鈴屈肘置於肩側,腳尖著地下蹲,然後用力蹬伸向上跳起,連續做。

橫劈叉

主要鍛煉骨盆肌和大腿內外側肌群。

練習方法:兩手撐凳麵或地麵,兩腿向左右伸直逐漸下劈,根據自己身體柔韌能力劈到一定程度,停止半分鍾,還原直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