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守夜(1 / 2)

我今天去拜年的時候,聽見別人談論守夜的事。聽見他們談論之後我就想笑。不懂我可以原諒,但是不懂你還要裝作很懂的樣子,你守夜的時候就不怕別人說你什麼嗎?而我今天在這裏要講的就是守夜的事。你們可以看看,多多了解。

現在開始講。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

守夜中有一個環節,叫停屍。停屍就是就是棺材不封釘,並且棺材蓋不蓋嚴,在死者的頭部會留有與頭部等長的一段空隙。停屍的原因是,因為古代的醫療技術不發達,很難判定人是真死還是假死。很多種情況很可能是假死,古代戰爭頻繁,有人流血過多休克,也有人是因為某種疾病的原因,心跳脈搏頻率減少、呼吸微弱無法感覺出來、手腳僵直冰冷等。停屍,就是親屬們等待故人複蘇的一個機會。

停屍中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死者親屬都會把頭低著,這表麵上是一種表達悲傷的方式,而另一種原因就是,觀察棺材底下有沒有東西滴出來,要是死者小便失禁那說明死者還在新陳代謝,那就是假死;另一種就是滴出來的是血,家屬就觀察血的顏色,判斷出死者是否是假死,這之中又自有它的一套標準。

部分外國人一直到了近現代葬禮中才有類似的儀式。中國人的大道隱於無形!人死後有個傳統習俗就是必須要守夜,這個傳統習俗也可以算是中國人的傳統。可是究竟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呢?

其實,人真正的死亡判定是腦死亡,很多人看似窒息了,或者心跳停止,但其實很有可能屬於暫時性休克。所以一般把屍體放在門板上涼在外麵,完全斷定人死亡了,才下葬。久而久之,這便成了習俗,傳了下來。守夜其實說白了就是看護屍身,一般在鄉下,人死以後是不能將屍體擱置在屋內的,又不能當日下葬,因此就要停放在庭院當中,為防止意外,一定要有人看護。

老一輩的人傳下來的經驗,人死後必須在頭頂點燈和在腳尾點燈,這樣是為了給亡人照亮路路,守夜的人必須及時點燈,不能讓燈滅掉。不能讓死的人覺得親人不重視。“守夜”不僅是為了防止意外,更多的是對逝去的人的懷緬與尊重。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是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

守靈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習俗,也稱“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親人應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旁,等待逝去之人的靈魂歸來,一般是子女為父母守靈。守靈習俗演變到現在主要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先人去世三周年內,是親人的守孝期,也稱服孝。守靈守孝時要注意以下事項,以達到對先人的敬重之意。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守靈守孝的十大注意事項。首先來講解一下何謂守靈、守孝。守靈是指先人從去世至火化、下葬這一時間段內,其後人及直係血親陪伴的時間為守靈,亦稱陪靈。守孝則是從先人下葬至先人去世三周年日這一時間段內,則為守孝,亦稱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