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元錘突然得知宋知府可能要悔婚,頓時頭都大了,趕緊問來人為何如此。那徒弟便說道:
“近聽聞袁崇煥要與女真族議和,已經傳的沸沸揚揚、滿城風雨了。說是從此以後兩國可以永久和平,再無戰爭了!”
元錘聽罷,沉思一會:他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萬一兩國停止戰爭,那麼政府就不再會有大筆的兵器訂單,宋知府自然也就沒有了和元錘繼續合作的必要,所以悔婚也是有可能的。在那個時代,女子的名譽十分的重要,倘若是元霜這樣,一個已經訂親還未過門的媳婦被退婚,那就基本上就會被社會定性為“作風問題”,或者說難聽點就是“此女子一定是蕩婦”,基本上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總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定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元錘立刻叫元重一起,去拜訪宋知府。
到了宋府上,元錘得知宋知府已經因為“袁崇煥求和”之事上京去了,至於宋公子和元小姐的婚事,宋知府臨行前說等他回來再說。
這下元錘便有些焦急了:萬一袁崇煥真的和蠻族求和了,不僅“元氏兵鐵”的生意要黃,更關鍵的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就嫁不出去了。元錘心裏罵了起來,這個該死的袁崇煥,沒事求尼瑪的和啊!和平對我元錘有半文錢的好處嗎!?盡是壞處!
元錘和元重從宋府中走出,正在焦急之時,卻聽見一人大喊道:“元師傅,原來你在這裏!”
元錘順著喊聲方向,瞅見了來人,原來是南陽鐵匠馬方鉞。馬方鉞是南陽鐵匠,本不在開封府做生意,元錘也是前幾年去南陽進鐵礦時與此人結識的。元錘便迎了上去,說道:“不知馬師傅找元某有何貴幹?”
馬方鉞便說道:“袁崇煥求和之事現已經鬧的滿城皆知,全國鐵匠商盟盟主周白鐵現已經召集全國鐵匠上京靜坐抗議此事。馬某途經開封,卻聽人說元師傅不知此事,所以來叫上元師傅,一起上京,結天下鐵匠,上萬民之書!”
元錘一聽,想也不想就立刻點頭同意了。這種時候,元錘要想保住就得阻止天下和平,隻有上京一條路可走了!
於是元錘便叫上幾名徒弟,輕裝出行。元重便回去守家,順便準備十日後的鄉試。
兩位鐵匠便帶隊結伴而行,火速上京。途中,元錘聽馬方鉞說道,每個稍有名點的鐵匠都收到了周白鐵的書信,但元錘這麼有名的鐵匠卻沒有收到,甚是奇怪。元錘聽罷,什麼也沒有說,隻是心想:上次進京之時,那周白鐵被我和鄒傲擺了一道,如今又豈會待見我元錘?
一行人行了三日,便到了京城。進了京城,元錘聽到路人們都在議論袁崇煥與女真族新王皇太極議和的事情。元錘聽一個買油條的說,袁崇煥也已經於昨日進城了,百姓們迎接他的時候,與年初進京那次全然不同:上次大家把他當抵抗侵略的大英雄,所有人都歡聲笑語;而此次所有人都對他側目而視、議論紛紛,沒有幾個人讚同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