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笑對逆境和挫折(2 / 3)

應該養成一個不容許任何可能引起不快的想法或暗示侵入你心中的習慣。因為那些想法與暗示,會給你帶來不良的影響。

試著走進最有趣的社交圈中,尋求一些可以使你發笑、使你高興的無邪的娛樂。這是一種精神的更新。這種精神的更新,有時能在同家中的孩子玩耍時找到,有時能在戲院中找到,有時能在有趣的對話中找到,有時能在埋頭看一本有趣或激勵的書本中找到,有時能在睡眠中找到。

總之,尋求改善我們精神狀態的最適當的種種方法會使你發現,憂悶的毒害可以被抵消,頹廢的空氣可以被改變。這種神奇簡直可以使你驚異,而你也會感覺到像換了一個新人一樣。

2.學會在逆境中崛起

樂觀是一種在逆境中崛起的動力。有人曾問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師從他習畫的那個青年愛徒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個大畫家?他回答說:“不,永遠不!他每年都有不菲的進款。”這位藝術家知道,人的才藝隻能從艱苦奮鬥中鍛煉出來,而在優越的環境中,這種精神很難發達。

翻開曆史就可以知道,大多數成功的人,早年往往是貧苦的孩子。

“不幸而生為富家之子的人,他們的不幸,是因為他們從開始就是背負著包袱而賽跑的。”卡耐基說,“大多數的富家之子,總是不能抵抗財富所加於他們的試探,因之而陷入於不幸的生命中。這一等人不是那些窮苦的孩子的敵手;對於這些小老板,你們‘窮苦的孩子’無須害怕。但你們應當注意那些比你們還苦得多,甚至他們的父母不能給予他們以任何學校教育的孩子,一旦他們在事業上挑戰你們,就有可能最終超越你們。應該注意著那些走出小學就得投身工作,而所做的又隻是拖擦地板之類的工作的孩子,一鳴驚人而得到最後勝利的,往往都是這類人。”

為了脫離貧困的境地而奮鬥,這種努力,最能造就人才。假使世人都是一生之中不為需要而強迫著去做工,人類文明恐怕直到現在仍處在很幼稚的階段。

成功的人,大多是從困乏與需要的學校中訓練出來的。大商人、大學校長、教授、發明家、科學家、實業家、政治家,大多是為需要之鞭棍所驅策而向前,為想要改善自己的地位的願望而導引向上。

能力是抗拒困難的結果,偉人都是從同困難的角鬥中產生出來的。不願同艱難挫折拚搏而要想鍛煉出能耐來,是不可能的。

一個感覺到自我生活良好的幸運青年,將會對他自己這樣說:“我擁有的金錢已夠我這一世的受用了,我又何必要清早起來勤勞工作呢?”於是一個翻身他又呼呼地睡著了。而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青年,一個除了他自己,在茫茫的世界中無可依賴的青年,會因需要的驅策而被迫離開床鋪,從事勞動。他明白,除了奮鬥以外,他別無出路,他不能依賴任何人,沒有人能幫助他。他知道這是他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因此,一個生長於奢侈之中的青年,時常依附於他人而無須用自己的努力掙飯吃的青年,自小被溺愛慣的青年,是罕見具有大本領的。富家子弟與他人相比,往往會像林中的一棵弱樹苗同一棵每一寸樹幹的長大都要飽受暴風驟雨吹打的高大的鬆樹相比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