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遠歸鄉 看淡生活(1 / 3)

應城市,地處平原省中南部,地處平原省西部山區與黃淮平原的過渡地帶,西部以山地為主,最高山峰位於魯縣西部邊界的延嶺,海拔2153.1米。東部以平原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間,分布著高低起伏的丘陵。應城市下轄父城縣,葉陽縣,魯縣,郟城縣,舞陽市;東北臨近許州市,西北臨近裕州市,311和207國道穿過應城市。美麗的應城市同時轄衛河區,華新區,高新區,新城區,東風區,石雲區,交通便利,北距省會300公裏,氣候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暖溫帶,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風向以偏南、西北、東北風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風,秋冬盛刮偏北風,常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入侵。

應城市高新區是高科技產業工業園和汽車城聚集的寶地,許多知名的企業和剛興起的工廠都分布在高新區。這裏空氣雖然靠近煤炭資源豐富的紫煙山,空氣卻較市區好些,住在高新區的人們淳樸好客。

芮伯清遠,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畢業生,在南方闖蕩了3年。2013年7月芮伯清遠回到了闊別幾年的故鄉------應城市父城縣,一回到家鄉,清遠找回了兒時在父城二高讀書的溫馨親切感,熟悉的父城縣地道的砂鍋麵讓人直流口水,聞名中原的蘭峰塔、文淵山森林公園讓人浮想聯翩。美麗的父城縣城釀酒曆史悠久,始於商周,唐宋時已有“煙囪如林,酒旗似蓑”的醉鄉之稱;“詩仙”李白飲父城縣父城酒寫出了華麗精彩的詩篇,唐代畫家吳道子痛喝父城酒瞬間潑墨作畫,北宋大學士蘇東坡邊品父城酒邊作賦文,著名理學大家程顥與好友們細品父城酒探討理學,元好問千裏奔赴父城縣隻為父城美酒……現代父城酒依然深受人民的喜歡,1988年全國第五屆白酒評比父城酒榮獲國家金質獎。中國名酒父城酒是父城縣的一個代表。

外麵淅淅瀝瀝的雨打破了清遠的沉思。“我放棄了南方大集團的分公司主管工作,放棄了南方豐厚優渥的工作待遇,隻是為了回到家鄉盡孝,隻是為了當年外公過世後回家鄉服務鄉裏的承諾,隻是為了孝道,可我的工作該怎麼辦?聯係好朋友嗎?或許好朋友能幫幫忙。”清遠站在窗前,看著老家的庭院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這裏是清遠的老家,一個美麗如畫的小鄉村---芮伯村,這個村是所有芮伯一姓子孫千百年來聚集的村落,芮伯村一共有五十戶人家,大約有200多人,一條從應城市石雲區(石雲區是應城市直轄的區域,位於魯縣與父城縣之間)到父城縣的柏油馬路橫穿過芮伯村。芮伯村所有芮伯一姓宗族的人秉承“愛國愛家、團結互助、遵紀守法、勤勞樸素、實幹上進”的芮伯氏族家風,一直發揚“親愛團結、恥於爭鬥、敬祖奉親、治心崇德、包容謙和、嚴謹格物”的芮伯氏族美德,安靜和平地生活。

雨一直在下,清遠正在認真地翻閱手機通訊錄,手機通訊錄上都是好朋友,突然他停了下來。江聰林,清遠想起了江聰林,江聰林是清遠的父城縣二高的同學,現在應城市工作,去年剛結婚。想到這兒,他撥通了江聰林的電話。

……嘀嘀嘀……一分鍾後,電話通了。“是聰林嗎?我是清遠,剛回父城縣,現在還好吧?”清遠不緊不慢地說。

“是小遠啊,現在挺好的。今年4月份我們家剛添了個男孩。什麼時候來應城市?”聰林興奮地說。“我現在一家電力設備工廠做招聘工作,有時挺忙的,工資也不高,才2000元一個月。”

“好啊,我過幾天就去應城市,到時我們好好聚聚,好好聊聊。”清遠說。

雨一直下到晚上,在房間裏,清遠正在玩微信,點開朋友圈,看到朋友小雷寫下的方言散文,感到十分親切。散文如下:

《假如生活坑了你》

假如生活坑了你,

白吭氣兒,白鞋貨,

白閣料,白賣爺宴,

白苦楚住臉,白臆了八爭,

你就隔那漫野地裏趴住;

也白且,白慌,

像毛毛蟲一樣

骨湧……骨湧……

一直骨湧……

總有一天,你就會變的可性可性類......

清遠微微地笑笑。有時掃掃二維碼,關注關注新的微信號,還搖一搖,瞬間搖到可愛的新朋友。看著手機的清遠,心中在想:工作的事的確是令人煩心,是盡力爭取最好的工作呢,還是先找到能幹的工作,再騎驢找驢呢.......

“睡覺了,快點睡吧!”清遠的姨媽大聲地說著。“啪啪”-瞬間房間的燈滅了,清遠困得厲害便睡了。這個老家隻有清遠和他姨媽兩個人,再也沒有任何人了。

生活就像一本書,命運每天翻開一頁!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幸福;但是幸福,並不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你想做的。

五天後的清晨,清遠穿了一件白色體恤和一條藍色薄褲,腳穿一雙白色運動鞋,一切準備停當,拎著行李,站在馬路邊兒等車。時間過了五分鍾,一輛從石雲區開往應城市的長途客車停了下來,清遠信心滿滿地拉著行李箱,坐上了汽車。汽車在公路上高速行駛,車內有人在談論些事情。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說:“昨兒個石雲區有個魔怔頭,晌午頭起大熱天摸夜鱉乎,有點兒不老能。”坐在他旁邊的那位說:“石雲區礦上哪能住嗎?熱死球了!”他們一定是石雲區本地的人,清遠心中這麼想,曾經他讀高中時就有一個石雲區的同學,就是這樣說話的。“俺家秀子就是勤欠,啥事還沒說就拾搗了。”“對莫有一騎電驢的看著可得勁兒了!”“有兩三兒錢燒啥類,清倒切放啥炮仗?”“花椒啊!”車上可熱鬧了,任由人們自說自話。

忽然,一個白淨的女孩坐到了清遠的後邊,上身著白色襯衣,下身穿淺藍色七分褲,清遠扭過頭,衝她微微一笑,那女孩也笑笑。

突然,“應城火車西站(原父城火車站)到了,需要下車的乘客請帶好各自的行李物品下車,”售票阿姨大聲地說。時間過得好快啊,父城火車站到了,應城也快到了,清遠無聊地看著車窗外的景致。

清遠腦中回味著一個有趣的國家------老撾(世界上最慵懶的國家),老撾人的生活:在溫暖的午後,懶洋洋地躺在河邊小木屋柔軟的沙發床上,喝上一杯老撾冰咖啡,聽著輕音樂,或是跟著肥皂劇哈哈大笑,仿佛世界就在此刻停滯;在寧靜的晚上,倚靠在木欄杆上,數著天上璀璨的繁星。或許生活就是工作之外的獨特享受,沒有強製和煩惱,隻有清閑,隻有寵辱不驚的從容與淡定。清遠細細地品味電影《愛過琅勃拉邦》、《孟威村的雨季》,老撾孟威村------這個沒有通訊、沒有電、沒有商業化的與世隔絕的地方,卻有最澄澈的景色,和煦的陽光,清閑的生活,淳樸的村民;身處孟威村,仿佛置身於18世紀的油畫中,忘掉煩惱,玩掉憂愁;徒步遊孟威村,看瘦長的船隻在波瀾不驚的南烏江上緩緩行駛,看岸邊從林間出現的色彩斑斕的吊腳樓,看街邊隨處可見的織布機,看淳樸孩子們幹淨明亮的眼睛,不要太喧鬧,也不忍心拿起相機,怕是快門聲會打破這裏的靜謐……走累了,看倦了,躺在吊床上,閉眼聽著自然的聲音,融入這個世外桃源。也許這也是清遠心目中的桃花源,也是美麗的芮莊村的寫照!

“朋友,別發呆了,聊聊天兒唄!”後邊的那個女孩咯咯的笑著說,“我叫顏穎韞,要去應城市工作,你呢?”“我複姓芮伯,名清遠,叫我清遠好了,謝謝你。”清遠溫柔地說,“我去應城市看朋友順便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