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早期文化當中都有金星的神話故事,比如,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金星被神化為一個神,稱為太白金星。他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大臣,人倒是挺老實的,一生中隻做過一件錯事,那就是把孫悟空騙到天宮,這才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在古埃及的天文學裏,金星是顆很重要的定位星。在現已發現的瑪雅文化和古代美洲文化中,對金星的天文曆算都十分準確,有些甚至讓人吃驚。為什麼美洲人在天文曆算方麵這樣注意金星?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解釋。
1950年,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假說,認為金星最初是一顆彗星,在太陽與木星之間反複旅行。當它數次經過地球的時候,曾經給地球帶來了很多麻煩,像大洪水、火山爆發、隕石攻擊等等。後來它成了太陽係的一顆行星。
在20世紀,當人們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而把注意力集中到火星上去的時候,金星並沒有被冷落,也格外受到人們的注意。雖然金星有生命的觀點並不突出,但人們在尋找宇宙生命的時候,總是設想,金星理應在遙遠的時期,曾有過地球目前的自然條件,隻是金星自身的發展已經走過了生命的黃金時期。我們現在看到的金星,是已經衰老以後的金星,目前它上麵沒有生命,並不表示從前也沒有生命。
金星是顆很特別的行星,它與太陽係裏的其他星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它公轉的方向與太陽係裏的其他行星正好相反,唯有從金星上看去,太陽才會西升東落。再者,金星與月亮相同,每當它接近地球的時候,永遠是以同一麵對著地球,好像一個羞羞答答的少女,將另一麵藏得嚴嚴實實。
20世紀以來,隨著外層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始有計劃地探測金星。1960年,美國首先發射了“先驅者”5號,對金星進行考察。次年,蘇聯又發射了“金星”1號。到1981年,兩國共發射了20多個探測器。然而,由於金星有一圈厚厚的大氣層,空間探測器無法勘測氣層,多次的探測結果都不理想,直到今天,我們對金星的了解依然不多。根據這些探測器發回的結果看,金星的表麵溫度達450~47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人們推測,在這種自然條件下,生命是無法存在的。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行星學家卡爾·薩格恩指出,似乎不能根據現有資料來否定金星雲層下存在某種生命的可能性。也有的人從金星的自然演化角度去推測,認為金星上是可能存在生命的,他們的證據是:第一,從太陽係內八大行星及衛星的太空觀察看,除金星與地球以外,其他星球呈現的顏色都以褐、紅、黃色為主,而金星與地球則是以藍綠色為其基調,比照地球的生命史看來,這本身就是生命的象征;第二,金星的質量為地球的81.7%,它的演化速度比地球快了800萬年,也就是說,它目前相當於800萬年以前的地球,按照自然演變的規律,應該曾經有智慧生物存在。在漫長的漸變過程中,金星上的智慧生物完全可能找到一種適合他們繼續存在下去的方式。
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一次科學研討會上,蘇聯科學家尼古拉·裏賓契柯夫博士披露說,根據蘇聯無人宇宙飛船探測的結果,發現金星上曾經有2萬個城市存在過的痕跡。這些城市散布在金星表麵,呈馬車輪的形狀,中間是一個巨大的繁華都市,從這個中心向四周放射著許多條道路,將2萬個城市聯係在一起。這些資料是1988年1月蘇聯無人宇宙飛船穿過金星表麵濃密大氣層後,使用雷達掃描時發現的。不過,這些照片不十分清楚,至今還很難辨認出這些建築物的具體形狀。尼古拉博士說:“我們唯一知道的和已經確定的,就是這些城市皆呈倒塌狀,這說明它們的曆史十分古老,目前還沒有任何生物存在的跡象。所以最保守的估計,那裏的生物已經滅絕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