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警局的劉民,匆匆趕往法醫鑒定室將車上搜集的物證提交。就直奔案件檔案存放處,他在回城的路上想起來去年一起相似的盜墓案件他要及時調閱查看。幾乎同樣的作案工具和手段,地點也較為集中。時間上原來也都是六、七月份莊稼茂密時,都是白天踩點,夜間11時至次日淩晨3時作案。盜墓者易於隱蔽,這是他們作案的密集時間段。唯一不同的是上次作案古墓被盜掘後進行了簡單的回填,劉民在從其他兩起案件資料的查閱了解到,原來雨天也是盜墓賊青睞的作案時間,利用雨水的衝刷,消除作案現場痕跡,有時作案幾個小時,有時長達數天。此時他的腦子裏突然間感覺“嗡”的一下,突然癱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不是害怕隻是感覺到有些累,頭暈。喝了口水,慢慢緩過神來。
連續幾天的調查案件終於有了實質性的線索,這些案件的幕後一定隱藏著一個相互關聯、有組織的盜墓團夥。但是此案的關鍵犯罪嫌疑人至今還沒有抓獲,無形中給了專案組的幹警們極大的壓力。終於車上遺留的頭發絲、和煙頭鑒定結果出來了,頭發絲顯示和此案死者頭發DNA比對結果一致,從煙頭的遺留唾液提取物經鑒定為一名29歲男子,結合現場發現的腳印可以判斷出犯罪嫌疑人的大概體貌特征年齡29歲,身高1.76左右。再結合附近村民對犯罪嫌疑人描述,犯罪嫌疑人模擬畫像終於出來了。另外調查皮卡車車主的偵查員傳來消息,原車主由於要換車此車早在去年就賣掉了。經原車主對犯罪嫌疑人模擬畫像辨認,確定就是此人從他那買的車,口音的確像是廣東的。由於涉案很多,案情重大市局已經通報省公安廳,上報上級部門對該犯罪嫌疑人進行了網上通緝。案件辦理到這裏似乎一切都了線索和破案的希望,給專案組的幹警無形中帶來了更大的動力。他們誰不想早日破案回家好好休息一下,睡個安穩覺哪。但是感覺等待的時間是如此的漫長,就這樣經過兩天看似漫長的等待終於從安徽傳來了消息,在江蘇省某市派出所進行戶籍登記,走訪調查時發現和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相似的一名男子。當地公安幹警偵查員已經在犯罪嫌疑人所住小區布控,就等專案組幹警一到就一起實施抓捕。
事不宜遲,劉民給主管局長彙報後。叫上專案組幹警帶好裝備,一行七人分乘兩輛警車,馬不停蹄,車出市郊,直上高速向目的地疾馳。經過將近一夜的行駛直到天色微亮,終於到達了該地。劉民一行通過和當地民警溝通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王某,廣東順德人,他是臨時租住在該小區的。抓捕方案經過反複討論、研究很快確定了下來。由一偵查員化妝成查煤氣表的,待犯罪嫌疑人打開房門,特警持防爆盾牌及網槍伺機實施抓捕。抓捕開始了,化妝成查煤氣表的偵查員順利敲開了犯罪嫌疑人的房門。就在特警準備進入時突然出現了變數,原來犯罪嫌疑人手持一把菜刀用胳膊將一女子夾在身前刀口隱約看到該女子脖子都劃出了血印,前期看似順利的抓捕行動至此演變成了一場劫持人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