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某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晚上九點,刑警張強今日值夜班。他像平日值班一樣坐在自己辦公室裏翻看著案件卷宗,桌上擺放著不少卷宗和書籍,茶杯裏的水還悠悠的冒著熱氣。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張強心裏不免“咯噔”緊張了一下,這也需是職業的敏感讓他有大案發生的預感。迅速隨手拿起了身邊的電話,原來打來電話的是城郊派出所。大概內容是通告市局他們轄區龍崗鄉某村發生盜墓命案,希望市局派警協查。
此事非同小可,張強放下電話直接披上一件外套,穿戴好裝備。朝外走著手機直接了打給刑警大隊隊長劉民,劉民及時向局長做出了彙報。張強叫上一起值班民警快步走上警車,警車在深夜裏向案發現場疾馳。現場文物管理部門和轄區派出所已經提前趕到,並在現場周邊拉起了警戒線,部分村民在周邊觀望還議論著什麼。文物部門做出了初步考察結論確定此古墓係唐郡守墓,墓道及墓室除部分石雕遭破壞外,還有大部分隨葬品玉器、瓷器悉數被盜隻留下棺槨及部分瓷器殘片。隊長劉民隨後也到了,隨即和法醫一起進入了現場。法醫初步鑒定死者40歲左右,係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時間大概昨晚淩晨2點左右。隨身還帶著一把工兵鏟、腰間係一麻繩頭上帶一掛燈礦帽。劉民看了現場,根據法醫的初步鑒定結果,初步確定是一起因盜墓,由於墓道供氧不足造成窒息死亡的案件。做為一個從業20年的老刑警,出於職業的敏感和責任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也不敢妄下結論。他打開手電仔細查看著盜洞,盜洞不大大概成橢圓形,剛好能容下一個人上下。盜洞口距墓道有兩米多距離,從死者屍體身上係著的麻繩可以初步判斷這個人是在盜墓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死亡。接著在洞口周邊發現了一些還算齊整的細鏟插出的小洞和幾個煙頭,經文物管理人員確定這正是盜墓賊必備的工具洛陽鏟留下的痕跡。仔細觀察這個盜墓現場也有幾個個與眾不同可疑之處,盜墓賊如果是兩人作案一人放風,一人實施盜竊那麼為什麼得手後盜洞周圍沒有繩索拖拽的痕跡。要是兩人以上團夥作案那麼被盜文物去向就更難查找了,偵破起來就更棘手了。打著電筒隨著一串現場留下的腳印和邊上麥子傾倒方向走到了一條鄉間小公路邊,腳印在公路邊消失了。劉民看過現場,把現場的這些證據從新梳理、思考了一下,得出了團夥盜墓,窒息導致意外死亡,作案運輸工具係一載貨小貨車的的初步判斷。
回到警局主管局長立即召開了專門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了此盜墓命案的偵破工作。會議上劉民及法醫,都做出了現場勘驗、偵查的彙報,主管局長根據近兩年本地盜墓案件頻發的現狀及各種證據,下達了把相似案件並案處理的決定。並案處理牽涉的就是要把近幾年相似、雷同的偵破的和未破獲的案件逐一,梳理篩查一遍。遺留在作案現場各種相似的物證、痕跡都可能是破案線索及突破口,所以不能留下一絲可疑點,需要做更加細致的調查工作。劉民帶領大隊人員通過連續幾天的查閱資料、調查走訪附近周邊村民,依然沒能發現有價值的破案線索。劉民以從警20餘年的經驗判斷,單從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作案工具及附近的調查是不能查到什麼有價值的破案線索的,要轉變工作思路除了要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以確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社會關係外。“該從哪入手調查?”一串的疑問在腦子裏打轉,他點起了一支煙抽了一口,低頭沉思忽熱頭腦裏有了靈感:“此案既然是團夥作案必然牽涉人數很多,那麼被捕的盜墓犯說不定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想到這從椅子上猛然站起,立即叫上張強開上警車徑直朝市郊一看守所駛去。進入看守所辦理好提審手續,他和張強剛進入審訊室剛坐下不久。獄警就從牢房帶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帶著手銬犯人進來,就在他們隔著一個鐵欄的審訊椅坐了下來。劉民理了理思路,說到:“知道今天我們為什麼找你嗎?”這個年輕人定睛一看好嗎:“老熟人”一年前就是對麵的警察親手抓住的他,心裏泛起了嘀咕一時不知所以然。隨口答道:“不知道”,劉民說到“好就讓你明白點,當初為啥抓你這你該清楚吧六子”。劉民隨口將他的外號叫了出來,六子一聽隻好回答道“清楚”。那我們問你幾個問題你一定要據實回答,六子抬起頭,看了看劉民他們。說到:“給根煙吸唄”,劉民給張強使了個眼色讓他把一支點燃的香煙遞給了六子。六子坐在審訊椅上抬起頭說到:“隻要能立功減刑,我都說”。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審訊,劉民終於從該盜墓犯嘴裏套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