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測試題(中)(2 / 2)

裏麵還有很多介紹,涉及到更專業的領域,半懂不懂,不懂的還占大部分,隻能暫時跳過。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處基地就是非常重要了,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不管是電影、遊戲還是測驗,這些都是應有之義,不妨礙對題幹的理解。

羅南仔細研讀那些關鍵性的描述,任務麵板上的大致意思是:

這處裏裏裏外“三層夾心”的重要基地,其最外層,還設有“XX防禦性時空壁壘”,作為抗擊外敵的掩體,可以理解為某種“結界”吧。

可如今,在敵方的高強度衝擊下,“結界”已經搖搖欲墜。

羅南的測驗題目就是,針對戰場形勢和敵方力量,在不破壞基地的“三層夾心”布局,並保留現有“結界”的基礎上,對“中繼站”的防禦力做進一步升級。

測試思路很清晰,就是考驗羅南的“時空構形”的設計能力。

這是很對口的測驗,如果審題正確的話。

顯然,“天梯”級別的題目,和通識類的“應用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對實操的要求極高,已經非常接近實戰。

審題期間,羅南還發現,除了“管理駕駛艙”的直觀界麵外,如果有需要,他還可以調出基地各項設計圖紙,地質結構圖、施工圖,包括最核心的位麵構形設計都有。

大略掃了幾眼,其中還有各種基建變動、戰時的動態損失,一應俱全……全得簡直過分,以至於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曆史鏈條,從基地建設之初一直延續下來。

這考題,是根據實際戰例設計的吧?也許宇宙中,某一個時段,確實存在這樣一個大型基地,有這樣一場戰爭,有這樣一個節點,需要某位構形設計人員做出貢獻。

曆史感撲麵而來,與之相比,感官上的“真實性”不足,倒是次要的了。

背景資料給到這種程度,照理說任何考生都沒話講,埋頭去鑽研就行了。

可審題兩遍之後的羅南,再看“管理駕駛艙”上持續刷新的各種數據圖表,就想閉上眼睛,哀聲長歎。

設計考題的那位先生或女士,或許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到了,卻唯獨沒有考慮,參加測驗的考生,根本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乃至文化背景。

呃,如果有,大概也隻能在“通識”圈子裏晃悠,怎麼都不可能觸及到“天梯”級別的測驗。

偏偏羅南是個例外。

再說一遍,太專業了。單是看“中繼站”的基建布局和構形設計還好,畢竟在虛腦係統中也接觸過一點兒類似的標準構圖法,結合紮實的基本功,也能似懂非懂地鑽研下去。

感覺上來說,他應該是會的,隻是短時間內找不到確切的、能夠下手的地方。

可問題是,試題明確告知,這場測驗是要與攻防戰的雙方結合來看的。

羅南處於守方,而外部占據攻勢的敵方,也就是他需要抵禦的對手……是什麼玩意兒?

空中,有龐大如山,也虛實莫測的雲氣堡壘,其內部電光交織漲縮,每次暴閃,都會平空噴吐出蜂群般的怪物。

其中有類似於史前翼龍,口吐爆裂式酸液球的空襲者;有堪比重炮,在數十公裏外便以死光轟擊的龐大岩石怪;還有能夠燃燒部分軀體,強行突破結界,進行近距離殺傷的甲蟲式突擊群。

還有,那從雲氣堡壘中延伸出來,如同特殊觸手,模模糊糊、穿地入雲、可以隨時奪去基地設備設施能源,甚至將戰鬥人員吸成人幹的東西,又是什麼?

其實,測試係統是有標識的。每當羅南的注意力聚焦到個體目標上,“駕駛艙”界麵都能以AR形式,標注目標的基本信息。

然而,那種是由專業符號和計量單位構成的簡潔表達式,羅南一點兒都看不懂。翻來覆去看了幾輪,隻是明確了這些怪物,似乎都是屬於什麼“幻想種”附庸……

難道都是幻覺嗎?

羅南明白,羅南理解,在測驗試題的設計者眼中,參加這類考試的人員,一定具備辨識這類信息的基本常識,可以從界麵中獲得全麵情報作為參考,更細節的東西,肯定都隱藏在專業性的詞彙和符號之後。也許把所有的信息整合分析之後,試題的難度完全可控……

可現實就是,羅南並不具這樣的文化背景,“我”字秘文的翻譯功能也是受限的,所的信息都是斷斷續續。

而且,場景“真實性”的缺失,導致羅南隻能用視覺去分辨,最擅長的精神感應毫無用武之地。

這可怎麼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