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虛之腦(上)(2 / 2)

章魚興奮了:“等一下,等一下,讓我連上腦波儀,MRI什麼的要不要配上?”

羅南搖頭:“暫時不用,相關的數據我都通過六耳進行記錄了,不過具不具有普遍性還不好說。”

“沒辦法,天才總是和凡人有差別……下步準備做什麼?”

“精神感應吧,這算是不通過功能器官而作用在功能腦區的輸入性刺激。目前我的感應主要是視覺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原始感受,像是危險刺激;還有更高級的部分,比如對靈魂力量波動的感應……”

說的已經比較抽象,實際的難度更高出百倍千倍。就正常人而言,僅視力形成機製,就涉及三十多個功能性腦區,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稍微簡單一些,但多數也在十個以上,這些區域分布在大腦的各個部分,各自成像,彼此聯係,形成一張張奇妙的拓撲圖。

真要自己琢磨如何重組重塑,就好比同時駕馭幾十上百隻烈馬,既要分流到不同的層次和方向,還要避免其互相衝突扯後腿,合出一個整勁兒來,隻想想就能讓人崩潰。

感謝萬塔,他提供的並不是簡單的理論,而是一套可以沿襲對照的完整體係。等於是拿出了清晰的工程圖紙,隻要有基礎的專業知識,照做就好,就算一時間不能知其所以然,照貓畫虎也是可以的。

也正因為如此,秦一坤的擔心在某種意義上是正常的。

像羅南這樣的做法,既複雜又危險。萬塔也說了,正常修行的話,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像謝俊平之流,都有更平順的方式幫助他們進行逐級分區、重組等過程,以適合大腦正常發展代謝的節奏。

羅南徑直著手改造、扳正,不啻於一場不開顱的複雜腦外科手術,風險係數一路飆升。

但要說激進,也不至於。

事實上,羅南的神經係統至少經過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改造。

第一次,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他10到15歲期間,根據爺爺的筆記,進行的格式論基礎容器的試驗。

這一時間跨度長達五年的藥物改造過程,用極度危險、也極度殘忍的方式,全盤改造了羅南的神經係統生理基礎,打通了一條從物質層麵通向精神世界的天梯。正是在這一改造過程中,使羅南遍布全身的神經網絡具備了高度的可塑性。

第二次的改造,就是羅南師從修館主,接觸內練法,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九竅六根之術的修行。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耦合作用的主軸,包括近期散手練習的實戰強化。

這次改造,相對於長達五年的藥物改造過程,雖然時間很短,卻成係統地將羅南精神領域的積累反饋回肉身。在強化身體的同時,形成了傳統武學理論中最為推崇的“外三合”和“內三合”基本模式,使羅南能夠對外界刺激做出準確而高效的反應。

可以說,羅南的神經網絡生長發育和進一步拓展塑形,都是走在一條相對正確又極具高度的道路上。這個基礎,是謝俊平、杜雍等初入門的修行者,甚至絕大多數已經入門並具備一定成就的能力者都無法企及的。

他的神經係統是最齊全完備的可塑性建築材料。相應的神經係統優化改造,隻相當於搭積木,改變部分結構關係,隨時可以再轉回來,也就是抹掉新增的突觸連接,消滅相應的神經元活化共振頻率就好。

別懷疑,羅南就是有這樣的本事。

所以,當他明白了統籌的理論基礎,所要做的,也僅僅是將以前形成的好習慣、好模式 ,按照這個理論要求進行簡單梳理,使腦區功能的互相幹涉和幹擾降至最低,然後層層封裝,擺入一個最合適的層次和位置,下沉到潛意識冰山的最深層。

在這個基礎上,才是進行更高級二次編碼,將那些本來需要主觀意識參與的推理,轉化成一種類似直覺的瞬間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工作量其實並沒有減少,但卻能夠形成一個最具競爭力的供應鏈,碾碎原始的、無意識或低效培育的思維模式。

章魚看似科學狂人,其實本質還是謹慎的,見羅南一段時間沒說話,便有些緊張:“現在感覺怎麼樣,比以前如何?”

羅南微微搖頭:“暫時看不太出來,畢竟我向修館主學習的九竅六根之術,已經將感知秩序做到了極致,短時間內很難再有明顯突破,而更深層的計算還需要重新進行邏輯編程。這裏我想讓竹竿哥幫忙,重新做一下計算和驗證,至少要了解裏麵的內在邏輯。”

章魚對他豎起大拇指:“思路清楚!”

羅南歎了口氣:“不是我的思路……說實話,萬院長其他的都好,就是那個修行唯物論實在別扭,不轉換一下我的腦子就亂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