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觀星座(下)(2 / 2)

理應是貓眼的位置,卻不是貓眼,而是由十餘點明亮星光,以及星光之間的連線搭建成的簡單結構;章瑩瑩的位置上也如是,隻不過還要簡潔一些。

這就像人們慣常使用的,標識天上“星座”的基本構圖形式。而在羅南的感應範圍裏,這些“星座”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柴爾德“真理之盾”的加持是臨時的,可它終究讓羅南明白,有一具強韌的身體做支撐,以他目前的靈魂力量,究竟能做到什麼。

相較於單純的靈魂出竅,形神合一狀態多有限製,可是也有靈魂體所不能及的好處。最直接的變化,正體現在精神與物質層麵交互幹涉上。

形神交融的構形輪廓成為了能量信息高效轉換的中樞,對肉身的壓力固然爆增,可交互幹涉造成的損耗至少下降了五成以上。

也就是說,羅南靈魂力量幹涉現實的效果,轉眼就提升了一倍有多,而且作用過程需要克服的幹擾也大大減少,表現在外,首先就是精度的大幅提升。

羅南對能量信息一貫特別敏感可以不論,對於物質層麵,以測量精度體現,他的極限表現在觀照自身之時,約為1/10毫米;放諸體外,就是毫米級,觀其大略而已,還算不上特別細膩。

可如今,他對外精度的極限,輕鬆突破了1/10毫米的領域,效果達到甚至超過了肉眼分辨率。就算與動轍納米層級的精密觀測儀器還有著天塹般的差距,可這也能代表,在他的觀照範圍之內,無論是什麼樣的陰影角落,都如他本人親臨,且無視光線強弱,洞照無遺,且如果集中精力,收縮範圍,再提高一個級別,也完全能夠做到。

精度大幅提升當然是好事,可這一變化首先帶給羅南的不是便利,而是大量無用細節和垃圾信息。

飄浮的微塵、爬行的蟲蟻、牆角的汙垢,當然還有滋滋作響的電流背景音、雜亂的人類呼吸、遊樂園頂棚簌簌雨落的聲響,甚至包括內外各處溫度變化、氣流交換之類,這些以前很難注意到的細節,都交織雜揉在一起,向羅南推擠過來。

多層次、多角度的信息刺激,當然要反饋到形神結構那裏。可相應的處理效率,注定要受到神經傳導速度、方式等物質層麵限製,不可能巨細無遺地處理,必須要有所取舍。

要說在人類幾十萬遺傳進化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模糊識別機製,習慣於從事物的整體特征入手,避免過多的細節識別帶來的壓力。

可現在羅南麵臨的問題,就是在感應精度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原來的“模糊整體”,被分割成大量的“清晰細節”,二者之間的邊界崩潰了。

細節越清晰,信息量越是龐大,消耗的解析資源就越多,這直接影響了羅南接收信息種類的上限,也限製了他的感應範圍。

所以羅南必須重新定義這個邊界,尋找各個細節之間更深刻、更廣泛的聯係,不斷地“合並同類項”,形成更適合他目前狀況的整體概念,交織構建成獨特生動的秩序結構,從頭開始,認識這個世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