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秩序社(上)(2 / 2)

進行純粹精神層麵接觸的時候,長線之上的燦爛光芒,真的像是劃過夜空的閃電。羅南的兩項能力模塊,魔符對此全無反應,而烏沉鎖鏈……這不就是導電線嗎?

羅南悶哼一聲,猝不及防之下,竟是讓那電光順著烏沉鎖鏈,由眉心直劈進腦海,身子為之劇震。

“怎麼了?”謝俊平嚇了一跳。

“沒什麼。”

羅南撫著額頭,一臉古怪。

如果要在知行學院挑一個最棒的地方,無疑就是建校時刻意圈進來的城市濕地。作為城市的綠肺之一,這裏幾乎完全被植被覆蓋,時刻吞吐著清新的空氣,而微濕的地麵,仿佛能把穿林長河的汩汩流水聲,都滲透到血管裏去。

故而說,知行學院之美,大半在濕地;濕地之美,則半數在那條安靜流淌的穿林長河。

長河把濕地分成南岸和北岸,也分出了幽靜與繁華。繁華南岸的標誌性建築是學校大禮堂,由此跨河往北,則是茂密的濕地叢林,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工建築的痕跡。

如今這時段,南岸的人流如織,北岸卻相對安靜。謝俊平引著羅南,進入北岸叢林之中。他看上去輕車熟路,總能從林間小徑中,挑出最平整的一條,持續前進。同時隨口介紹:

“相較於南岸,北岸其實占了濕地的絕大部分,因為環境好,學院很多個研究所都坐落其中,不過每一個都代價不菲。不但要繳納高昂的稅金,建築材料、基建方式、結構設計,都有嚴格的限定……至於嚴格程度,你看大禮堂就明白了。”

知行學院的大禮堂,在全夏城的院校中,也屬於佼佼者,飛簷鬥拱的東方古建築風格,掩映在叢林之中,本身就是濕地園林的一部分。

然而,大禮堂地表部分,其實沒有任何實用功能。其功能區完全安排在地下,隻有這樣,才能容納十萬名以上的師生同時參會觀禮。

“看到了吧,大禮堂在濕地裏,也要趴著。按照規定,濕地範圍內,不充許有超過十五米高的建築,也就是攀丘高度的四分之一。”

謝俊平所說的“攀丘”,與大禮堂隔河相望,其實就是一個隻有六七十米高度的小土丘,此時山丘上林木如海,綠、黃、紅葉錯落相間,色彩絢爛,其上立八角亭台,視野寬廣,幾可縱覽全域,最是爽利。

其實,羅南很喜歡去上麵遠眺吹風的,也正因為此地的景色很合心意,他才忍受謝俊平一路賣關子到現在。

謝俊平嘴裏滔滔不絕:“濕地能夠建房子的地方,本就沒多少,而破壞自然的罪名,誰也擔不起,要想實現功能完備,也隻能在地下找空間。可問題是,地質結構也在濕地保護範圍內,南岸還好些,北邊往下挖三米都是違規……那些研究所想裝逼的代價,就是苦逼了。”

說到這兒,他又眨眨眼:“不過呢,凡事總有例外。”

謝俊平手指前伸,讓羅南看叢林深處,某棟建築冒出繁密枝葉的一角。

羅南第一眼看過去,感覺就是“似乎很陳舊”。大概是因為建築邊緣,呈現出鐵鏽般的顏色,給人以粗糙的印象。

謝俊平笑眯眯地:“不要小看它,‘齒輪’,也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在北岸三十九座研究所、社團建築中,是例外中的例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