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方校官(下)(1 / 2)

羅南算是有見識的,可這般燃燒的鋼鐵叢林,直觀呈現在眼前,他也不免要深吸口氣。

格式化……哦,戰爭領域激發出的熾白光焰,全麵覆蓋了如山丘般的巨型“定位車”,乃至於周邊快速穿插進來的大型戰車和裝甲機械,又與冰川凍氣互相衝激,攪動氣流,形成了熊熊燃燒的火焰風暴,蔓延數百公裏的戰線,以及一百五十公裏的戰場縱深。

與孽毒活體、域外種正麵對衝的武裝重甲,無論是有人操控還是無人駕駛,其遠程炮火、近身搏殺、包括承受衝擊,都會激蕩光焰以及內蘊的“璿晶陣列”的力量,成為“戰爭領域”內實質性的尖刀利刃,縱橫切割戰場區域。

羅南與樂佐士官長此時就在這場“火焰風暴”之中,隻是略微靠後,沒有在最熾烈的區域。

兩個人也是趁著戰局相對平穩,剛剛從第一線退下來,在此商議任務執行和陣列調整事宜。

“這種時候,既要靠陣列和設備,也要靠執行細節……裏麵學問深呐。”羅南如此感慨。

他之前強調要依靠設備,在現實戰場上也確實如此:一線戰場上極端惡劣的環境,機動五連四十七個成員,真要靠血肉之軀,全投進去,可能沒幾秒鍾差不多就可以宣告團滅,所以具體執行全線工程建設的,還是全麵鋪開的各種重型、大型無人機械設備。它們分布在一百五十公裏縱深的戰場上,機動五連就負責遠程控製、通信維護、緊急維修等關鍵保障環節。

這當然大大降低了人員分布密度,但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相關人員責任範圍,中間還分布著一線戰鬥部隊與孽毒活體、域外種的大小戰團。一旦出現問題,短時間內想要無縫銜接支援是非常困難的。

這種時候,既要考驗指揮官的指揮藝術,也要考驗軍隊建製本身的技術支援能力。

而無論是“藝術”還是“能力”,總是由一個個的細節堆積起來的。

至於“細節”,不是親身到戰場上體驗,也很難摳得出來。

比如,羅南就發現:如今席卷整個戰場的“戰爭領域”架構,並不是憑空而來,至少不全是由“役光神鳥”這般大君級“役魔卷”範式作用。事實上,“役魔卷”手段更像是在戰場上潑下了易燃易爆的油料,最終“點火”引動其威脅的,還是戰場上具體的人和團隊。

也隻有這樣,才能以最經濟的方式,形成爆發式的效果,而不至於空耗能量。

如此含而不露、引而待發的手段,能夠親眼看到、親身體會,便算是“開眼界”了。

羅南自己就在研究、琢磨、運使“役魔卷”,碰上這樣的應用技巧,無論如何是不會嫌多的。

“靠學習,靠體驗,少靠一邊就完蛋。”樂佐士官長說起了順口溜,但他不隻是回應羅南的話,也是在感慨,“這種事情,特麼根本沒有盡頭的。”

且不論老兵言語中暗藏的厭戰情緒,羅南自承不足:“之前的布置,格局還是小了。”

此前,羅南、樂佐和陶顯這個三人議事小組,還是單純將“不動陣”作為機動五連內部設置進行安排。他們安排的沒有錯,也隻能這麼做,可是,在當前鋪展開來的幾百公裏戰線上,真實的“不動陣”卻是一個層層嵌套的大型體係結構。

機動五連的“不動陣”,隻不過是整個戰線的一個環節,甚至連“端點”也算不上,僅僅是“陣列”分布的一小塊區域。而且陣列是隨時變動的,連隊和班組的位置和作用也是如此,這就給參與陣列的各個軍事單位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其中,空降到前線的一線戰鬥部隊,平日裏幹的就是這種活兒,基本沒什麼問題,工兵連隊和班組就需要好好適應一下。

前期近乎於莽撞的基建模塊大規模空投沉降,以及不計成本的火力和領域覆蓋,就是營造出一個頗具挑戰性,又相對安全平穩的戰場環境,讓不熟悉“不動陣”陣列的工兵團隊,以及彼此都沒怎麼在“不動陣”上搞過配合的工兵和戰鬥班組,提升默契,加強聯動。

為以後可能到來的更大挑戰、更激烈戰鬥做準備。

所以,調整肯定是要調整的,而且要盡快調整,但又不能火急火燎去做,而是要呼應大局,結合上級安排,在劃定的圈子裏做文章,這裏就分外要求“格局”和“細節”。

當然了,“格局”這事兒,從第一波次二十塊基建模塊直接空降到冰川地帶,開始近迫作業之時,就已經是另一番局麵了。

羅南對於這種完全是拚資源、拚消耗,財大氣粗的做法還是很佩服的。

如果地球本地時空那邊,擁有這樣的作業模式,大概隻需要一個月,就可以在全球八十八個大型都市圈之間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快速機動通道和鋼鐵堡壘,將荒野畸變種分割包圍,然後就是定點清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