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三條線(下)(2 / 2)

“嗯,還好,差不多是獻祭常識的程度。”

說這話的時候,羅南想到的是梁廬。

武皇陛下明顯沒懂這個梗:“怎麼突然跳到這個領域?這和天淵靈網南轅北轍吧?”

“這樣?那不是正好做參照嗎?”

“有道理……但內宇宙這個領域,天淵帝國才最專精,你問我,不如多鑽研幾本教材,如果手裏有的話。”

其實在研究……

但也不耽擱羅南繼續請教:“為什麼說南轅北轍?”

“一個開放,一個閉合,就這麼簡單。”

“天淵靈網,開放?”

“所以你對內宇宙真的有研究啊。”

“……”

敢情您不試探兩句就不舒服是吧?

羅南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武皇陛下試探歸試探,解釋也真解釋:“天淵靈網這東西,它雖然內嵌進入了宇宙底層的規則,核心價值都在淵區、極域這樣最頂層的設計中。這樣的規則設計,近乎擴散到宇宙每個角落,不管你能否利用,它都在那裏,當然是開放的。

“人們認知的天淵靈網,大多數時間,也隻是一套麵上的操作係統,隻是隱蔽些罷了。諸神導致的封閉,與其本質無礙。”

還能這麼解釋?

羅南又聯想到“開發者模式”,還有內宇宙模擬器正在加載的所謂“輔助係統”,一時若有所得。

“至於內宇宙麼,你既然研究了,應該知道,它的理念格局有問題。當然,比神明披風那種東西,要坦蕩得多。”

神特麼格局問題……

正如武皇陛下所言,羅南近日來一直通過內宇宙模擬器,還有其他一些文本資料,研究“內宇宙”的課題。

也因為有研究,才對武皇陛下的評價頗是無語。

羅南對“內宇宙”的深入研究,其實就是從“大坐標係”開始的。

大坐標係的建構,是羅南修行曆程中一個了不起的成果,他有時也頗為自得。可當他學到天淵通識課程,確切地說,是“真傳”一部中有關“通真”的內容時,才發現,原來在遙遠的星空之外,那些高等文明已經在這上麵做了令人瞠目的精深研究。

區分內外,明悟本我,再以“我”為原點觀測宇宙萬法萬物,這就是“通真”課程的基本原則。

基於該原則,天淵帝國那邊也有類似的觀想法門,而且是法理通透,循序漸進,比他自我感悟的“大坐標係”可要合理多了。

當然,羅南的造詣,其實已經遠遠超出通識教育的領域。可相較於天淵帝國以及眾多星際高等文明的研究範疇,還遠遠夠不到邊。

在天淵帝國,“通真”,其實也包內修、造物、布法、構形等科目,乃至此後由通識到專識、再到攀援天梯,都隻是一個終極目標的前置:

內宇宙。

化生天人圖景,成就自有時空,非大君、主宰不能為之的內宇宙。

所以有關法門,也叫天人觀想,僅在大君之下的“天人”一詞,便由此而來。

天人觀想中,在所有的已知未知,都化為內宇宙的養份。一開始,它注定是簡化的、幼稚的、自相矛盾的;注定是脆弱的、失衡的、隨時破潰的,所以一開始不能稱為“宇宙”,隻是“觀想”。

從這個階段開始,通過不斷學習知識,觀想架構,又在具體驗證中破潰,再建構、再調整、再破潰……如果生命時光和強度經得起折騰,或許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完成一個完全由自我邏輯主宰運行的“內宇宙”,並可以影響作用於外,使真實宇宙發生根本性的結構變化。

星河之中穿插的位麵、半位麵,可能有那麼一小部分,就是曆代強者、神明驗證“內宇宙”的留痕。

羅南已知最有名的,自然就是蕩魔大君昌義璿遺留的那個。它承載璿晶陣列,幫助含光星係在孽毒環境中苦苦掙紮,恩澤天淵遺民數千年。

從這一點看,說內宇宙“閉合”,是不太恰當。可若嚴格從其法理邏輯來說,它又確實是一個關注內部自洽的體係,對真實宇宙的影響,是間接的,有限製的。

裏麵種種細節,寫上幾百本論文集都不一定夠。羅南自問在該域的研究尚淺,著實沒勇氣和武皇陛下“辯經”。

羅南還待再問,腦中忽地一清。

倒不是說他又頓悟了什麼,而是霧氣迷宮輻射區的幹擾波動,終於消停了下來。

羅南不自覺籲一口氣,如釋重負。

長時間處在噪聲環境中,不親身經曆的人,真的很難體會那種身心壓力。

羅南自覺通過各種注意力轉移,屏蔽工作做得很好了,可驟然歸於常態之後,噪聲與清淨的對比中,竟然還有一份額外的“心有餘悸”感覺贈送。

這就很折騰人了。

正因為如此,羅南明明清淨了,心思倒又紛亂起來。

也在這時,武皇陛下主動說話:“你之前好像問過我建議……”

“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