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築災禍(上)(2 / 2)

短短幾十年間,這個種族就成為了大金三角地區霸主之一,又被稱為“堤壩破壞者”、“災難建築師”,是大金三角地區水利設施快速崩壞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些鱷魚最喜歡在岸邊挖洞築巢,堤壩也不例外,再加上年久失修,不知有多少人類文明的痕跡,隨著大江之上的堤壩崩潰,瞬間被洪水摧毀,變成了無意義的泥塗。

近些年,隨著齒鱷畸變程度不斷加深,對寒冷天氣的抵抗力也在增強,當然也有一些區域內戰的緣故——它們幾乎是追著全球變暖以至不斷北移的800毫米降水線,其勢力範圍一直北擴,有一部就在淮城以東的毒沼區安家。

在返祖和畸變的雙重作用下,齒鱷體型雖不大,隻有兩到三米左右,卻擁有水陸兩棲的高機動性和高適應性,且極好的牙口和咬合力,消化係統功能驚人,可以吞掉其體重五倍以上的獵物,並有一定食腐能力。

吞掉的食物在體內堆積,除能量供養外,相當一部分轉化為致命的毒素,通過齒、爪甚至體表腺體傳染發散。

明明個體戰力已經非常厲害,這種怪物仍然憑借著億萬年來形成的善於打洞、晝伏夜出的習性,時刻隱藏在暗處,成為這片區域令人聞之色變的刺殺者。

而它們經年累月在河灘沼澤地區建構的巨大地下迷宮,對於外來者來說也是最危險的圍獵埋伏圈。

這種迷宮最深處可達近千米,梯次配置,與地下水係貫通,鑽地導彈搭配核武器,都難以造成根本性的殺傷。

它們甚至還憑借身上的腺體毒素,與多種畸變菌類、植物形成了共生關係,在短暫的冬眠期,用劇毒環境形成防禦,堪稱是進可攻退可守。

也經常會有相關領域的專家,將這種地下迷宮也稱之為畸變巢穴的一種,自成一類獨特的環境體係。

大金三角地區,在全球針對荒野的戰略反攻階段,仍然快速劣化的環境,與這些鱷魚的鑽地挖洞能力,也存在著直接關係。

大量的“典型畸變巢穴”,就依托於這些深邃複雜的地下迷宮和特殊環境,獲得了快速進化、成長的機會。

“齒鱷兵團”的種群內部,並沒有進化出超級強力的“超凡畸變種”,卻能夠在大金三角地區穩穩贏得一個上層生態位,不得不說,與它們的“災難建築師”能力大有關係。

幾年前,李泰勝作為公正教團的新銳力量,也曾被派出參加過這種“聯合反攻”行動。各種因素影響下吧……戰果寥寥,印象深刻。

越野車車輪碾過水窪區域,濺起泥水,有些都反打到車窗玻璃上,斑斑點點,外麵的情景倒是越發地看不清了。

李泰勝的意識,從短暫的記憶中回轉。他選了一份高分辨率電子地圖,在上麵做了幾處標識,傳給了孟荼那邊。上麵正是夢境地圖上目前顯示的幾處可能的危險區域。

很快,指揮車裏的孟荼視頻過來,對他表示感謝,也是做進一步的谘詢。

“李主祭那邊,有沒有關於地下建構的確切情報?”

“目前並沒有。”

孟荼顯而易見地有些失望。

對孟荼這種指揮者來說,“齒鱷兵團”的大規模出現,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在相關敏感區域,是否已經有了相關的迷宮建構。

否則一旦陷了進去,恐怕就要麵臨成百上千凶殘鱷魚的兵團式圍獵。

這種局部集群優勢,本來是人類軍隊的拿手好戲,但在高機動性的“齒鱷兵團”那裏,尤其是在地下迷宮支持的前提下,相應優勢毫無意義可言。

李泰勝反問:“淮城方麵沒有提供嗎?”

“近些年他們在這個領域缺乏建樹。”

有人在孟荼身後笑了一聲。

當然,不是針對近在咫尺的孟荼,而是數百公裏外的淮城執政者。

此時,指揮車裏的人不少。

除了孟荼和他的參謀、技術團隊以外,需要保護的丁誌英教授也在,另外就是名義上也需要保護的“瑞雯直播團隊”。

貓眼也被要求,在旁邊陪著。

剛剛發笑的就是龍七。

貓眼正和瑞雯一起,站在丁誌英教授身邊,看密封箱裏,有關翼手血蝠的監控視頻。聽到這有些突兀的笑聲,扭頭看過來。

瑞雯受她帶動,也轉過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