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
“昔者,洪荒之初,有山不周。共工氏敗,乃絕其根。而地勢傾,四水橫,白波連天。”
“逾百年,水族日盛,而鳥獸無蹤。”
“有狐名九,乾坤初始生於雷澤之下。狐九居於大山,三足金烏以為伴。金烏眾眾,拾金銀寶珠以為樂。其所居處,嚐有通天竊日之光,狐九甚慕之。”
“水波不平,金烏無處安身,狐九詐其曰`君所及高遠,憑風振擊,扶搖而上不知幾萬裏也。可率眾銜金鏡,騰騰然,炙烤江河,而土石複出,天下必為君歌頌,傳文明史,豈不美哉`。”
“金烏不智,九羽同出。致天下苦熱,莫可明狀。大弈乃出,俱射殺之。”
“金烏所斂之金珠寶玉,皆為狐九所得。後世傳言,狐九所竊珠寶甚巨,靈光外漏,所過之處,皆生繁花。”
“故亦喚其為九花狐,求財者奉其為仙,也作九花狐仙。”
“這就是九花村名字的由來,和九花狐仙寶藏的傳說了。”
“不知道各位聽懂了嗎?”
滿臉笑意的廟祝扶了扶趴在鼻梁上的老花鏡,因為長久的使用而變得光滑的鏡架不時總是會滑下去。他已經習慣了在重複這種沒有意義的動作的時候,仔細地觀察眼前的聽眾了。
他臉上的皺紋被九花山上長久的風吹得溝壑外翻,一笑起來更顯得千轉百回,深不可測。
像今天這樣為來紡的旅行團講解九花狐仙的故事,令九玄記不清自己已經做過多少回了。
早年間不過是偶爾盡盡的廟祝職責,在新任村長革六二來到這裏之後卻成了他每天必須做的工作了。
迎來送往的確疲累,但令九玄也不得不承認,這樣旺盛的香火對於這個山間的小小異類廟觀來說,甚至對於這個與世隔絕了數百年的村子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了。
十年前革六二上任的時候,沒有人相信這個剛離開學校的年輕人能為這個封閉的村子帶來什麼改變。
後來出山的大路鋪好了,新建的火車站也離這裏很近。革六二順理成章的發展起九花村的旅遊事業來。
靠著“九花狐仙“的傳說和山間的風景,九花村一年四季都有遊客上門。
當然,也有人對革六二的做法不滿,覺得他壞了山裏的“靜氣”。
但令九玄沒這麼想過,數百年的沉寂他覺得已經夠了,能像現在這樣熱鬧,他感到更加的安心。
而且熱鬧了,也就不會再有人把九花狐的故事當真了。
令九玄知道革六二根本就沒有信過這個所謂的狐仙。他和這個村子裏的其他人不一樣,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多少對於九花狐有些敬畏。而革六二心無旁騖,他隻把這個故事當做買點,從來沒有一絲的相信。
令九玄覺得這就很好,這本該就是一個故事。如果信的人多了,他還真的害怕那隻欺詐了金烏的狐狸會被再一次“召喚“回來。
不然,就成了笑話了!
“老先生,既然這狐仙是靠欺詐才聚起的寶物,為什麼還會有人為它立廟奉獻呢?”
一個學生模樣的小夥子舉起手向令九玄提問。
令九玄看了看他,又回頭撫摸了一下那塊刻有完整故事的青黑色的石碑,然後回過頭看著互相應和著的旅行團成員們,微笑著說道。
“那是因為,金銀寶玉就是金銀寶玉,怎麼獲得的並不會影響它們的價值。”
“換句話說,”他看到有人想要反駁趕忙加快了語速搶先說道,“這九花廟供奉的不過是你我的欲望罷了!”
“所以,還請諸位謹記,狐狸不一定會欺詐你,可欲望卻總是會騙人的。”
“柳煙掩日,涼風入耳。”
革六二坐在山頂突向穀內的巨石上,隨手撥開被山穀間的風卷上來的柳絮,情不自禁地感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