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姐弟情深(1 / 2)

馬蹄鎮相較於允城的其他城鎮還要繁華富庶許多,鎮口靠著海岸,每日船塢往來人流相走十分熱鬧。鎮東沿岸,街道平整寬闊,長住許多靠海發跡的大戶,每日轎馬不停門庭若市。鎮西便是平民居所,巷市相接縱橫相錯。其中販婦走卒,商戶菜市一應俱全。

其中各色人物停停走走,竟比鎮東還熱鬧許多。

“四春來”就是其中一個集中的大菜市,其名意在表說街中四季菜色俱全有如身在常春,希望客人們一年四季都來光顧。四條長街圍出的中心,恰似方圓往來便利,由此發展為一個聚合買賣的地方,實屬情理之中。

隻要是菜市,必不能乏少賣肉的攤販。

四春來裏正經經營的有三家豬肉戶,一家牛肉戶,一家雞鴨兔,其餘便是一些鄉中獵婦打了野禽來趕跑場的,總體肉類是離不過這些。

傅家豬肉從母輩起到現在也算小有名氣,傅織書母父俱都死得早,家中隻有一個弟弟,常年帶些弱病,便請了隔壁一個孤寡的中年夫郎時常來照看。自己獨自一人料理好肉攤,每日隻努力的殺豬賣肉,攢得銀錢就為弟弟看醫問藥,其他什麼念想也不存。

“傅姐兒,切一斤五花肉。”

“哎!”有客人站到攤前,傅織書爽朗的應一聲,提起大刀利落切下一段新鮮肉色,往那杆秤上一過恰恰正中準頭。她又著手割下小塊瘦肉添到裏頭,對著買肉的中年男子笑道:“李叔,十文錢。”

李叔笑著接過穿肉的繩子,掏出荷包付錢時隨口笑道:“你這手藝是越發準了。”

傅織書嗬嗬一笑接下錢,扔進肉案上掛著那個弟弟親手縫製的大錢袋裏,又方便不礙事還隨時都在眼底手邊,十分穩妥。聽得誇獎不好意思道:“哪裏,比起宋嬸兒她們還差遠呢。”

“你還年輕,遲早是不比人差的。”李叔就住在傅織書家後頭對街的宅子裏,早時與她爹交情算好,幾年前她家遭了變故後還時常抽著空多多幫襯。這對姐弟倒也乖巧懂事令人著疼,隻是到底有些事讓人歎氣。他走出幾步又倒回來問:“潤兒的身子可好些了?”

說到弟弟,傅織書心底無奈,還是笑道:“李叔莫擔心,他每日聽著大夫的話好生休養,最近還直說長胖了。”

“那就好,這幾天家裏忙些,過幾日我再過去瞧,正好還有雙鞋樣和他一起做做。”沒去追究她話中的真實度,李叔又加一句囑咐:“你也莫要隻顧操勞,將來許多事還得靠你來著緊,等我哪天來了再和你細說。”

這麼多年看著傅家姐弟長大,就如親長輩一般,他家妻主算來還是他們隔房的表舅姑,雖不很親,就憑鄰裏之間的關係,他說這話也是半點不逾越的。

有人像爹爹一樣關心叮囑,傅織書感激的點頭:“李叔也別盡勞累了,你空閑了再來,我們能照顧自己。”

確實,他們姐弟兩個一直認真盡力的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幾乎不讓親友多掛一分心。李叔甚感欣慰,感喟的轉身:“你先忙著,我走了。”

傅織書探出身子送他:“李叔慢走。”

客來客往,案上鮮肉一溜一溜的被人買走,時間隨之靜靜流過。傅織書隨手抹一下額頭上忙出來的汗水,看著日頭到了正午,往街口望去,果然見到一個單弱的少年提著籃子慢慢走來,正是弟弟潤兒,她說過多少次了,他還是堅持每天中午給她送飯。

快走幾步過去接去弟弟手中的竹籃,一邊走回攤位一邊問:“潤兒,你自己吃過了沒有?”

“我與王大叔一起吃的。”少年潤兒才到姐姐胸口高,略微蒼白的麵色因為走一段路而沁出淺淡的紅潤,他習慣的坐在姐姐餘備的凳子上,幫著她撿出籃中飯菜催道:“姐姐快吃,忙一個上午肯定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