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視覺注意力分配定量測試技術及其應用前景分析
一、引旨
在任何一種人-機-環境係統中,作為工作主體的人,他總是通過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嗔覺)從周圍世界獲取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但在人的這五種感官中,視覺最為重要,因為大約80%的信息是用視覺獲得。因此,了解人們如何利用視覺來獲取信息就顯得至關重要。通過測量人的眼注視點來實現人的視覺注意力分配測試,將為探索人類如何從視覺獲取信息提供一種重要手段。所以,長期以來,眼注視點測量一直成為國內外有關學者所關注與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對人的視覺注意力分配定量測試技術的發展概況、功能實現進行闡述,並對其應用前景進行初步分析。
二、國內外發展概況
眼注視點的測量最早起源於1898年。不用儀器設備進行觀察測量,開辟了眼注視點測量的新紀元。隨後1采用機械記錄,仿效記錄肌肉運動的方法,發明了記錄眼注視點的方法。後來,發明了光記紋鼓,它是利用角膜反光的原理,攝影記錄眼注視點的運動,此方法由於它的可利用性,故得到了許多發展。1931年用光記紋鼓,攝取雙眼運動的圖象,攝取橫向與縱向運動的圖象,並同時記錄。1937年,美國光學公司製造了簡便的手提式“眼動針”。利用角膜反光也可拍成電影,在1940年與1945年利用此方法研究一個人看一副廣告時的眼注視點。1952年用同樣方法研究被試看電影時眼注視點的運動。這之後,又有人發明了電流記錄法及後像實驗等。近幾年,日本公司經過不斷的發展與研究,製造了性能優良的眼注視記錄儀。我國對眼注視點的測量雖然起步較晚,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從事這項工作。
人們在不斷改善眼注視點測量方法的同時,還積極利用這些方法來探索其應用價值。例如,日本利用眼注視記錄儀對汽車駕駛員在交叉路口左轉彎時人的視覺注意力分配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汽車在交叉路口向左轉彎時,駕駛員眼睛看什麼地方,可以用眼注視記錄儀進行視線分析。左轉彎時,觀察前麵的車輛就占左轉彎所需時間的70%,觀察反射鏡占8%,觀察信號燈占6%,觀察行人占4%,觀察逆行駛的車輛占4%,觀察左側占3%,觀察路麵為3%,觀察標識為1%,其他占1%。由此可見,左轉彎時,駕駛員並不能集中精力觀察反射鏡這一間接視界。
因此,如果通過增加反射鏡來顯示間接視界是困難的。這些結果為新型車輛的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為了提高行車安全,必須設法增加直接視野,最根本的方法是對車輛的結構合理備計,而且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人的視覺注意力分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