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政治世家(1 / 3)

畫外音:

唐朝建立初期,曾經有過一場隱晦的權力之爭——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場兄弟喋血的較量,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為爭奪皇位的繼承權,進行了一係列的明爭暗鬥,最終在玄武門前短兵相接,喋血相爭,李世民親手用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然後順利奪權,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這次政變讓秦王李世民搬開了邁向權力巔峰的障礙,最終繼承皇位,成為曆史上一個偉大的君主——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樣一個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為了更好的展示初唐時期那段跌宕起伏的政治風雲,《百家講壇》特邀北京皓宇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唐人服飾特色和新舊唐書的描述,繪製了一組以秦王李世民為主的人物圖像,以更好地展現那場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之變和李世民這位偉大君主的傳奇經曆,作為玄武門之變的主角,李世民無疑站在政治風雲的中心,那麼他究竟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孟憲實:

李世民的母親和父親,生了四個男孩,一個女孩,李世民是次子,老二,這個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出生的時候,根據《舊唐書》的記載,不得了,說李世民要出生了,他生在武功這個地方,他出生之前,他們家門前來了兩條龍,在那兒耍,耍了三天走了,然後李世民就誕生了。到李世民四歲的時候,忽然來一個神秘的人,見到高祖李淵,哎呀,說您可是貴人啊,你是個高級人物,貴人必有貴子再看看李世民,說這個孩子不得了,龍鳳之姿,他的姿態,他的形象像龍鳳一樣,不是人,像龍鳳一樣,是天日之表,天和太陽的化身,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能拯救這個世界,來安定老百姓,叫“濟世安民”。高祖一聽,這還得了,心想,如果你把這個話跟別人說了,我們家不要倒黴了?再說,這說不定是天機啊,天機不可泄漏啊,所以他的本紀就說,高祖想殺掉這個相麵的先生,忽然不見。這個人忽然不見了,找不著了,這肯定是神奇的,於是,高祖就用了這個先生的最後一句話給李世民起了名字,就叫李世明,濟世安民的意思。

這其實都是神奇的話,中國的古代史學,其實到春秋戰國的時候,已經是很人本主義了,比如知道政權的來源,來源於人民,逐鹿中原,關鍵是在人民的態度,對這個神秘主義的這種神授觀其實已經放棄了,但是還有一點保留,保留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那些帝王本紀中,所有的皇帝出生了,所有的皇帝好像都不同凡響,其實不過是思想有這樣的背景而已,君權神授的殘餘思想而已,這樣的事情要不說好像對不起這個皇帝,說了大家也未見得信。

畫外音:

孟憲實先生認為,李世民出生的神奇記載隻是君權神授,這種觀念在史書中的體現,是不足為信的。但秦王李世民在登基稱帝後能夠開創出中國封建時代最輝煌燦爛的盛世高峰——貞觀之治,這和他卓越的政治能力是分不開的,那麼李世民的政治才能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他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家世呢?

孟憲實:

李世民的家世曆史學上的探討有兩個基本問題。第一,李世民家族是不是漢族?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李世民家族應該是鮮卑人,但是在近代的史學研究中,這個觀點被否定了,大家還是認為李世民是漢族。第二,李世民的家族究竟是什麼地方的漢族?是河北的漢族還是隴西的漢族?至今有兩種觀點。曆史學家陳寅恪認為,李世民是肇郡的李氏,那麼一般的曆史書記載,他是隴西李氏,李世民的家世要談得很遠的話,那真是很久遠,很久遠。比如在唐朝,唐朝的皇帝,唐朝的政府,追捧道教,一個原因很奇怪,就是因為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是李家的人,其實那個老子和李氏王朝除了姓氏上的一致以外,其他的地方究竟有什麼共同之處,誰也不知道,但是這是中國人的一個傳統或者是習慣,喜歡高遠其來者,把自己的祖先說得越遠越有影響越好,實際上他們真的有關係嗎?這是說不清楚的,唐朝自己也提供不了證據。

那麼,李世民家族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從李世民的曾祖開始發生影響力的,他的曾祖叫李虎,跟北周的創始人宇文泰一起,共同打天下,所以,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北周的時代,他們有八柱國之家,都是大貴族,就是在建立北周的過程中,立下不朽功勳的八大家族,李世民的曾祖李虎,就是李家的代表,後來李淵當了皇帝,這是李虎的孫子當了皇帝,後來唐朝就有一個避諱,旁人是不說虎字的,說什麼呢?武裝的那個武,所以,比如說有一個軍官的名字叫虎牙將軍,老虎的牙齒,多厲害,但是到唐朝改了,改成武牙將軍,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你要知道唐代有這種避諱就知道這是因為李虎改的名,所以在唐代的文獻中看不到虎字,說老虎就說大蟲了,這就是唐朝的習慣。

李虎在北周的時代,被封為唐國公,這就是唐朝這個國號的來源。李虎的兒子叫李昞,這是李世民的爺爺,李淵的父親,他當然就繼承了這個爵位,唐國公。李淵的情況呢,曆史上當然是有記載,因為他是唐朝第一個皇帝,李世民的父親。他七歲就繼承了他父親爵位的唐國公,七歲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七歲繼承這麼高的爵位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當然是壞事,那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他七歲的時候,他父親已經去世了。這種爵位是父死子繼的,所以李淵從小是個孤兒,他的母親記載不多,估計也是去世得很早。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姨對李淵很好,從小對他很疼愛,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替代了他母親,那是因為他母親不在了。

畫外音:

我們可以想像,李淵雖然在七歲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成為唐國公,又有姨媽的疼愛,但這麼小的年齡就失去了雙親,這對少年李淵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可以說李淵是在衣食無憂但父母雙亡這種背景下長大的,這種背景練就了李淵什麼樣的性格呢?

孟憲實:

這種背景,父母早亡的這種背景,練就了李淵特殊的性格,這一點,曆史書是有記載的,就是《舊唐書》的《高祖本紀》,講高祖長大以後他的一個性格特征,說李淵“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李淵人緣非常好,性格非常好,既瀟灑又大度,能夠跟任何(性格的人)交朋友,這一點和他的早年喪父是有關係的。

我們知道,一般的貴族出身的孩子,他會有一種天然的毛病,自命不凡、偏激、孤傲、誰都看不上,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項羽。項羽認為天下英雄就他一個人,誰也看不上,那就是一個典型的貴族出身,一個貴族家庭培養孩子的一個毛病。但是李淵不一樣,李淵是從小孤兒,他沒有一個父親的庇護,所以他什麼事都要自己幹,他也沒有那麼好的家族背景來管著他,來罩著他,所以他一切事情都要自己來做。比如說,他就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他武術很高明,最有名的就是李淵射箭水平很高,這個事在他後來打天下的時候發生過作用。

對他的婚姻也起過作用,他的夫人竇氏,因為父親很看中這個女兒,說這個竇氏長得這麼好,心誌又這麼高,一定要給她選一個賢夫,選一個好的女婿,所以就在家的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暗中約定,來求婚的人都要射箭,誰射中眼睛的就許配給他。“李淵後至”,李淵是最後一個來的,前麵很多人射了半天都沒射上,但是,李淵兩箭各中一隻眼睛,他就娶了這個夫人,後來打天下,他這種箭法那當然用處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