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年 延祐七年 正月,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死。三月,皇太子碩德八剌即帝位。是為英宗。罷徽政院。四月,罷回回國子監。六月,慹屋縣僧圓明稱帝,謀起事。八月,僧圓明被擒殺。十一月,命各郡建帝師八思巴殿。是年 ,朱思本《輿地圖》繪製成。1321年 英宗至治元年 二月,修上都嚴寺。三月,建帝師八思巴寺於京師。1322年 至治二年 三月,於泉州、慶元、廣東三路複置市舶提舉司。閏五月,禁白蓮佛事。六月,趙孟頫卒。八月,鐵木迭兒死。十月,以拜住為右丞相。是年 ,遷武宗次子圖帖睦爾於瓊州。1323年 至治三年 二月,頒行《大元通製》。敕寫金字《藏經》二部,以拜住等總其事。五月,追奪鐵木迭兒官爵,籍沒其家。八月,南坡之變。鐵失等殺英宗和拜住。九月,晉王也孫鐵木兒即帝位於龍居河,是為泰定帝。十月,誅也先鐵木兒、完者等於行在所,又誅鐵失等於大都。是年 ,馬端臨卒。1324年 泰定帝泰定元年 三月,立皇子阿剌吉八為太子。八月,繪帝師八思巴像十一幀,頒各行省。是年 ,貫雲石卒。1328年 泰定五年 致和元年 順帝天順元年 文宗天曆元年 二月,改元致和。七月,泰定帝死於上都。八月,燕鐵木兒等迎懷王圖帖睦爾自中興回大都。九月,倒剌沙等擁立皇太子阿剌吉八即帝位於上都,改元天順。懷王圖帖睦爾則即帝位於大都,是為文宗,改元天曆。上都與大都兩個政權並立。兩都之戰,上都兵敗於白浮。十月,月魯鐵木兒和不花鐵木兒以兵圍上都,倒剌沙出降,天順帝不知所終。十一月,文宗遣使漠北迎其兄周王和世瑓。上都諸王、將領倒剌沙等被誅。十二月,周王南還。1329年 天曆二年 正月,周王和世球於和林北即帝位,是為明宗。三月,雲南諸王答失不花反。四月,明宗立圖帖睦爾為皇太子。八月,明宗與圖帖睦爾會於旺忽察都,數日後明宗猝死。圖帖睦爾複即帝位於上都。九月,修《經世大典》。1330年 天曆三年 至順元年 正月,命趙世延等纂修《經世大典》。雲南諸王禿堅等反。二月,禿堅自稱雲南王,攻占仁德府,至馬龍州。四月,以諸王雲都思帖木兒與脫歡會兵征討雲南。五月,改元至順。七月,分兵討禿堅、伯忽等。閏七月,裁減內外佛寺。十二月,立燕王阿剌忒納答剌為皇太子。是年 ,妥歡帖睦爾被放逐高麗,明宗皇後,壞沙,為文宗後等所害。1331年 至順二年 正月,元征雲南兵首敗伯忽兵於馬龍州,繼之,戰於馬金山,俘伯忽等。二月,立廣教營管府,凡十六所。平定雲南諸蠻。春,皇太子死。七月,海南黎族起義。九月,海南王周率黎族起義。1333年 至順三年 八月,文宗圖帖睦爾死於上都。十月,明宗幼子懿璘質班即帝位,是為寧宗。十一月,寧宗死。文宗後遺使迎明宗長子妥歡帖睦爾於靜江。1333年 至順四年 元統元年 六月,妥歡帖睦爾即帝位於上都,是為惠宗,後明加其號稱順帝。八月,立燕鐵木兒女伯牙吾氏答納失裏為皇後。十月,改元元統。1334年 元統二年 正月,遣使交趾,賜以《授時曆》。二月,興奉學校。四月,汰減佛事布施。十二月,整治學校。是年 ,廣西瑤族多次起義。1335年 元統三年 (後)至元元年 六月,左丞相唐其勢等謀廢惠宗。七月,伯顏誅後黨唐其勢。塔剌海等,執皇後伯牙吾氏,鴆殺於開平民舍,罷其黨羽。十一月,廢科舉,改衙。1337年 至元三年 正月,廣州朱光卿等起事,號大金國,改元赤符。二月,陳州棒胡起事。七月,朱光卿等被執。1338年 至元四年 三月,修《至正條格》。四月,棒胡被執,死於京師。六月,彭瑩玉、周子旺起事,周子旺被執殺、彭瑩玉奔淮西。十二月,立邦牙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並總管府。1339年 至元五年 是年 ,伯顏殺郯王徹徹禿。1340年 至元六年 二月,伯顏被貶。三月,伯顏在徙往南恩途中飲藥而死。六月,太皇太後不答失裏死於東安州。放太子燕帖古思於高麗,行至沈陽被害。十二月,複科舉。1343年 至正三年 三月,詔修遼、金、宋三史。七月,修大都城。九月,瑤族蔣丙自號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1344年 至正四年 正月,定守令黜陟法。三月,《遼史》成。七月,益都郭火你赤起事。十一月,《金史》成。1345年 至正五年 十月,(宋史)成。十一月,《至正條格》成。1346年 至正六年 四月,遼陽吾者野人及水達達因不堪捕海東青煩擾起事。頒《至正條格》。
1347年 至正七年 三月,編《六條政類》。九月,八憐部內哈剌納海、禿魯和伯起義,斷嶺北驛道。1348年 至正八年 二月,賈魯進治河二策。三月,《六條政類》成。十一月,方國珍起事。1349年 至正九年 七月,命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學習漢人文書。是年 ,賈魯建言漕運事。1350年 至正十年 十一月,更改鈔法,鑄至正通寶。十二月,修造大都城。方國珍攻掠溫州。1351年 至正十一年 四月,以賈魯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征汴梁等十三路民工15萬、軍隊2萬,修治黃河。五月,韓山童、劉福通等以紅巾為號,在潁州起義。六月,劉福通攻克羅山等地。七月,方國珍降元。八月,芝麻李等起義。徐壽輝、彭瑩玉、鄒普勝等以紅巾為號:在蘄州起義。十月,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建元治平。十一月,黃河堤修成,歐陽玄製河平碑。1352年 至正十二年 正月,孟海馬起義。徐壽輝攻占漢陽、武昌等地。二月,郭子興起義。馬子昭起義。王權、張椿起義。三月,方國珍複人海反元。閏三月,朱元璋入郭子興部。四月,塗佑、應必達等起義。鄧忠起義。李太素起義。七月,徐壽輝部攻占杭州。八月,方國珍攻台州、為元軍擊退。九月,元軍破徐州,芝麻李遁。趙君用等投奔郭子興。是年 ,天完紅巾軍攻取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1353年 至正十三年 三月,方國珍複降元。五月,張士誠起兵反元。徐壽輝失饒、信等州。賈魯卒。七月,徐壽輝失武昌、蘄州。朱元璋兵取滁陽。十月,方國珍複抗元。十一月,彭瑩玉戰死於瑞州。十二月,元軍敗徐壽輝於蘄水。冬,芝麻李餘部彭早住自稱魯淮王。趙君用稱永義王。1355年 至正十四年 正月,張士誠據高郵,稱誠王,國號大周,建元天祐。五月,朱元璋克全椒,六月,張士誠攻揚州。彭早住、趙君用率軍攻克盱眙。九月,脫脫率軍征高郵。十一月,脫脫敗張士誠於高郵。十二月,脫脫被削爵奪職。1355年 至正十五年 正月,郭子興取和州。徐壽輝將倪文俊占沔陽。二月,劉福通擁韓林兒帝於亳州,國號宋,又號小明王,建元龍鳳。三月,郭子興死,長子天敘繼為元帥。徐壽輝皸襄陽。五月,朱元璋應召歸附韓林兒。倪文俊攻中興。六月,朱元璋軍取太平,元將納哈出被俘。七月,倪文俊再下武昌、漢陽。八月,元於雲南立平緬宣撫司。徐達克溧水、溧陽、蕪湖。十二月,元軍敗劉福通於太康,進圍亳州,韓林兒走安豐。脫脫被鴆殺於雲南騰衝。張明鑒等起義,號青軍,於揚州降元。劉福通殺杜遵道。自為小明王丞相。釋納哈出北歸。是年 ,天完紅巾軍複起,連敗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