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右任離開大陸時留影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工書法,常有人向他討要墨寶。於右任某日應邀參加一個餐會,酒足飯飽後,主人拿出紙筆請他題字,當時他已酩酊大醉,便趁著酒意,迷迷糊糊寫下“不可隨處小便”六個字,然後揚長而去。第二天,主人登門拜訪,並將這幅墨寶拿去請教。於右任見狀,知道是自己酒後失態,趕緊向對方道歉,接著沉吟半晌,取來剪刀將字剪下重新排列,並笑著說:“你瞧,這不是很好的座右銘嗎?”主人定睛一看,發現“不可隨處小便”變成“不可小處隨便”,頓時笑出聲來,拜謝而去。
吳佩孚非常迷信,小時候曾有個夢想就是當個算命先生。某年,河南大旱,馮玉祥找吳去商量解決辦法,吳不慌不忙地說:“讓我卜個卦看看哪天下雨。”說著摸出六枚銅錢,連擲數次,說:“督軍莫急,依卦數看來,明日即有大雨。”第二天下午,馮未見有雨,去問吳:“你不是說今天下雨嗎?怎麼沒下?”老吳慢條斯理地說:“雨正在莫斯科下著呢,你當然看不見啦!”馮無語。
曹錕賄選總統時,徐世昌頗不以為然,譏笑道:“一個賣布的還想當總統?”曹錕回敬道:“劉備還是個賣草鞋的呢!”
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譚延闓好吃魚翅,每餐必吃,吃得紅光滿麵,滿嘴流油,非魚翅不飽,幾成一癖。某次,立法院院長胡漢民請客,他聽說譚的嗜好,有意將魚翅放在後道,並在酒酣耳熱之際,故意大談美食原理,說魚翅不好吃,味同嚼蠟。因是別人請客,譚氏也隻能隨聲附和。眼看酒宴將散,仍未見魚翅上席,急得他直歎氣。胡漢民有意問:“祖安(譚之字)兄,是不是再點一道菜?不必客氣。”譚延闓笑著說:“展堂(胡之字)兄,如蒙不棄,請賜嚼蠟如何?”胡漢民捧腹大笑。
民國元老譚延闓,生母是丫鬟妾侍,吃飯是不能上桌的。他母親過世時,他扶靈自滬上回長沙歸葬,族人曰小妾死後不可從宗祠大門經過,譚延闓怒極,喚杠夫抬棺,他仰臥棺材蓋上,經祠堂時大呼:“我譚延闓已死,抬我出殯!”族人沒見過這等活死人,隻好讓路。
軍中傳唱吳佩孚的詞《滿江紅·登蓬萊閣》,其中涉及到日本:“北望滿洲,倭寇任縱橫,風雲惡!歎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複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日本人聽了很不舒服,有一個日本記者到洛陽采訪,當麵質疑吳佩孚:“登蓬萊閣能夠望見長白山嗎?”他回答:“我心眼通靈,豈止能望見長白山,還能望見你們富士山呢!”
有一次,吳佩孚跟兩個日本人吃飯,席間,日本人談了些中國文化,老吳一聽這兩家夥瞎掰,屁都不懂,便說:“我姓吳,是吳泰伯的後人,我是泰伯一百零一代的孫子。你們日本天皇也是泰伯之後,你們大正天皇是泰伯一百零二代孫子,皇太子裕仁就是一百零三代了,哈哈!”
1933年春天,範旭東去上海,有一個熟悉的日本商人來看他,並說:“範兄啊,其實‘九一八’不過隻是個地方事件,不妨礙我們兩國交往的……”範旭東大怒,用日語吼道:“你實在是欺人太甚,你侮辱我的國家民族,你我勢不兩立,快給我滾出去!”有人問:“範旭東,你為什麼不用中國話罵他?”範旭東大聲說:“畜生能聽懂中國話嗎?”
林森(1868—1943),字子超,號長仁。福建林森縣(閩侯縣)人。曾任中華民國政府主席。
林森捐款修建廬山山道,同時在路兩旁建了不少石凳,工程完工後,林森來檢查,總覺得好像少了點兒什麼,想了半天忽然一拍腦門,招呼工人過來,說:“再麻煩你們在石凳上刻些字。”工人點頭說:“曉得,就刻些‘愛護花草’或‘不許亂丟垃圾’吧?”林森搖頭說:“不是不是,都給我刻上‘有姨太太的不許坐’這八個字。”
汪精衛擔任行政院長時,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已一年多。但是,汪卻一直看不上林森,還譏諷林森是個“看印的”。幾天後,有人向汪提議,率全體閣員參謁國民政府主席,汪遂率全體閣員前往林森官邸,林卻避而不見。當天下午,林卻跑去回拜汪,並說:“上午院長大駕光臨,因不敢參見大禮,所以回避了,請見諒。”汪大為尷尬。
1910年,許世英奉命到歐洲考察司法製度。有一次在巴黎,他被邀請去觀賞脫衣舞,觀舞未畢,當地記者突然趨前訪問,要他發表對脫衣舞的感想。他躊躇了一下,笑笑說:“這是很好的娛樂,同時可能也有助於增加貴國的人口。”記者一聽,大為滿意,翌日,當地報紙刊出中國許代表的談話,說脫衣舞可增加人口。
丁惟汾畢生做事不做官。1925年北伐成功後,蔣介石請他出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他拒絕了,理由是不能破壞中國傳統政治上“魯人不治魯,湘人不治湘”的成規。過沒多久,蔣介石又請他擔任交通部長,他也拒絕了。他說:“我不論跟什麼人都懶得交通,還當什麼交通部長呢!”
顧維鈞最喜歡吃他家鄉產的有臭味的鹵菜與醬菜,如臭豆腐、臭黃瓜、腐乳、臭蝦醬等,都每餐不忘。顧維鈞任駐法公使時,深怕到了巴黎沒有臭豆腐吃,因此在所帶的行李中攜有不少的壇壇罐罐,內中裝著各類臭味菜。到了碼頭,這批臭貨不幸被海關檢查員發現,一時驚惶失措,紛紛戴起防疫口罩,如大禍之將至。顧維鈞一看大事不好,於是從容上前,施展其辯才,竭力消除法國佬的誤會。他把臭豆腐等臭貨的妙用力加渲染,說得天花亂墜,並說臭貨實有防疫之功,麵對著“防疫品”而戴上防疫口罩,誠屬滑稽雲雲。法國人張口結舌,無可置辯,再三道歉而退,“臭貨”遂被堂而皇之地運進中國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