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大元(9)(2 / 3)

但丘處機坦率誠懇,循循善誘,對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觸動是可以肯定的。丘處機的高深魅力,深深吸引著成吉思汗,使他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高興地宣布:"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貴族,要他們按丘處機的話去做,又派人將仁愛孝道的主張遍諭各地。特別是在後期,成吉思汗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對中原各地的一些武裝反抗,成吉思汗改鎮壓為招安。這些變化與成吉思汗接受丘處機的勸告應當有一定關係。

不久,成吉思汗允準丘處機辭行回國,指示文武百官,備齊美酒佳肴、珍奇鮮果,在城外數十裏,夾道為之送行。誰知,兩人卻從此永別。但長春真人丘處機的逆耳忠言,卻時時回蕩在成吉思汗的耳邊。丘處機回到燕京,駐太極宮尊為"大宗師",被人們稱之為"帝者之尊師,亦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門。

同年,丘處機曾持旨釋放淪為奴隸的漢人和女真人3萬餘,並解救了大批漢族學者。針對宗教間的相互排斥爭鬥,丘處機主張三教平等相通互融,自此,全真教盛極一時。成吉思汗又有旨改賜宮名為長春宮,且遣使慰問,詔書中道:"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這段淵源很是被後世的人們推崇,特別是對丘處機的評價,讚許極高。中央民族大學牟鍾鑒教授評價他說,"以宗教的社會安定功能而言,丘處機不僅是中國道教史上第一人,也是中國宗教史上第一人",體現了"仁愛無私、尊道貴德、包容通和、堅毅忠勇"的高尚品質。而在史學界是這樣對丘處機進行評價的:丘處機以超常的見識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動成吉思汗,止殺救民,積無量功德。

基督教自歐洲傳入,在元代被稱為也裏可溫(意思是信奉基督教的人)。大約在公元1293年間,意大利教士約翰·孟德高維奴來北京傳教,任第一任天主教總主教。元代基督教在全國各地都有信徒,在沿海城市和內地都有教堂。

伊斯蘭教在元代也頗興盛。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大批來到中國,散處各地,被稱為"回回"。他們的傳教士稱為答失蠻(波斯語音譯,意為學者)。當時,也有一些漢人和蒙古人信奉伊斯蘭教。

在中國古代史上,元朝以其優惠的通商政策、通暢的商路、富庶的國度,使其對西方、阿拉伯世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當時湧現了諸如上都、大都、杭州、泉州、廣州等國際化都市,泉州港成為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而來自波斯、伊拉克、敘利亞、摩洛哥、高麗、不丹、尼泊爾、印度、波蘭、匈牙利、俄羅斯、英國、法國、意大利、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阿富汗等國的旅行家、商人、傳教士、政府使節、工匠等等,均由陸路、海路而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從而加深了大元江山的國際化味道。

元代人的眼光是開闊的,他們麵向歐洲,麵向大洋彼岸,寬闊的胸懷讓他們包容一切九州方圓。這就促使他們能夠義無反顧地"送去",也能理直氣壯地"拿來"。這種把自己放到世界中的"世界觀",使這個超級帝國更加具有了與其國力相符合的曆史地位。

元朝大事記

1206年(蒙古太祖元年)鐵木真即大汗號,號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

1209年(蒙古太祖四年)成吉思汗統軍進攻西夏。畏兀兒降附蒙古。

1211年(蒙古太祖六年)成吉思汗統軍大舉進攻金朝。

1215年(蒙古太祖十年)蒙古軍攻占金中都。

1219年(蒙古太祖十四年)成吉思汗統軍西征花剌子模。

1223年(蒙古太祖十八年)成吉思汗結束西征東返。

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成吉思汗病卒,幼子拖雷監國。蒙古滅西夏。

1229年(蒙古太宗元年)窩闊台即大汗位(太宗)。

1234年(蒙古太宗六年)蒙古滅金。

1235年(蒙古太宗七年)蒙古遣拔都率軍西征羅斯(俄羅斯)、欽察未服諸國,闊端、闊出率軍南征南宋。建哈剌和林為都城。

1240年(蒙古太宗十二年)拔都西征統軍征服羅斯(俄羅斯)諸國。

1241年(蒙古太宗十三年)窩闊台殂,皇後乃馬真氏脫列哥那稱製。拔都兵分兩路攻入孛烈兒、馬劄兒,歐洲大震。

1246年(蒙古定宗元年)貴由即大汗位(定宗)。烏思藏歸附蒙古。

1248年(蒙古定宗三年)貴由卒,皇後斡兀立氏海迷失稱製。

1251年(蒙古憲宗元年)蒙哥被推戴為大汗(憲宗)。命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重事,旭烈兀西征波斯以西未服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