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有一首詞--《沁園春·雪》,其中裏麵有這樣一段: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這裏的漢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國古代強盛王朝中的佼佼者。曆史的車輪已經從他們的時代走到今天,回過頭去觀察,曾經盛極一時的王朝,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思考?
中華上下五千年,似乎這個數字已經無法承載曆史重擔。厚重的曆史無時無刻揭示著王朝興盛與衰落。也正是在這波瀾起伏中,彰顯著大國王朝的風采神韻。重新回憶過去,梳理王朝曆史,我們會發現,大國王朝曾經是如此輝煌璀璨。這用刀鋒與文明爭得的榮耀,凸顯大國在亮劍中的王者之氣。
本書選擇大漢、大唐、大元、大清四個王朝中曆史故事,闡述王朝興盛時期的帝國強悍一麵。從不同層麵,逐步展開王朝從建國開始的亮劍生涯。
漢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頂級盛世。秦始皇創立了第一個封建集權國家,為了讓自己的王朝永遠長存,他給自己命名為始皇帝,可是他的兒子卻打破了他的美夢,秦二世的暴虐統治,終於激起人們的反抗,同樣在秦朝發生了中國王朝中第一次農民起義。秦朝在開創的"第一"中短暫地結束。秦失天下,群雄逐鹿。劉邦領導的漢軍隱忍不發,盤踞漢中,積蓄力量。項羽憑借自己掌中長戟、胯下烏騅馬、江東八百子弟,打拚出西楚霸王的稱號。但是他也僅僅是位霸王而已,真正爭得天下的還是有勇有謀的劉邦。劉邦憑借著自己力量奪得天下,從此開始一個劉姓天下的王朝。
強大是從弱小逐漸演變過來的,劉邦的強大並不能延伸到匈奴地域。"白登之圍"就很好地給他上了一課,此次教訓,讓漢朝剛剛建立的政局著實頭疼。為了緩解邊疆危機,換得一時和平,劉邦采用大臣劉敬的建議--和親。用和親這種方式暫緩了匈奴大規模騷擾,漢朝內部也借助短暫春天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經過文帝、景帝時期王朝終於迎來了第一盛世--"文景之治"。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充盈。漢武帝執掌政權時候,國庫存款中的穿錢繩子都腐爛了。也就在此時,漢武帝一改常態,再也不用向匈奴交錢交糧了,容忍這麼多年,現在該是翻身時候。漢武帝開始,興兵匈奴、張騫出塞、絲綢之路、征服南越諸國、聯通西域諸國。整個大漢王朝邁向強盛對外的腳步。
大漢盛世王朝帶著喧囂逐漸被曆史帶離遠去,另一個王朝又滾滾而來--大唐。一個雍容華貴的唐朝,帶給我們乃至世界的都是一個王者之風。它用博大廣闊的藍圖昭示著自己的強悍。
唐朝出現過明君典範--唐太宗李世民;出現過一代女皇帝--武則天;也出現了功過參半的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很多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唐朝是一個封建王朝的盛世。它真正領略到了什麼才是"天朝上國"的優越;什麼是"萬國來賀"的盛況。當然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不是天然生成,也是靠著開國建製的元勳們一血一汗打拚出來的。
隋朝末年的場景能跟百年前的秦朝一比高下。兩個王朝的建立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是上天並不總是看好它們。隋朝在楊廣的蹂躪下名存實亡。各地烽火連天,起義不斷。太原守兵李淵當然不會錯過大好時機,於是揭竿而起與群雄一起爭奪天下。這一次上天把皇權交給了李氏。李氏執掌天下,開創了中國王朝中的又一盛世。但是曆史並不允許她一帆風順地走下去,總是找一些出人意料的冷門衝擊人們的大腦。不說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射殺親兄弟;也不說安史之亂摧殘唐王朝的盛氣。單講王朝中期出現的惟一女皇就已經是十分值得人們大開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