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人生必知的世界曆史知識(13)(1 / 3)

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統治者為了爭奪半島上的霸主地位,進行了長期激烈的鬥爭。三國當中以高句麗為最強,它曾侵入中國的遼西。到6世紀時,新羅逐漸強大起來,領土擴大到半島中部的漢城一帶。新羅的強大引起了高句麗的恐懼,於是,它聯合百濟不斷進攻新羅,同時還斷絕了新羅和日本通往中國的道路。新羅轉而向中國求救,唐太宗率軍攻打高句麗,直到7世紀中期,唐朝滅掉了百濟和高句麗,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進行統治。朝鮮人民堅決反抗唐朝的封建統治,迫使唐將安東都護府撤至遼東。735年,唐與新羅正式以現在的大同江為界,新羅終於統一了朝鮮半島。

田柴科是一種什麼樣的土地製度?

976年,高麗王朝將全國可耕地和山林進行登記,將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級分給文武官吏和府兵。文武百官按“人品”(身份)分為79品,最高者得田柴110結(田為耕地,柴指燒柴林,結為高麗丈量土地的單位),最低者得田21結,柴10結。國家把土地的收稅權授予受田者,隻限當代,不得世襲。977年授予功臣勳田(功蔭田),數量20結到50結不等,可以世襲。後又頒布了公廨田柴製度,國家各機關(從中央到地方)都分得一定數量的土地收稅權,用作行政經費。1049年,國家又頒布了“功蔭田柴”,對一至五品的國家高級官吏,分別賜予從田25結、柴15結到田15結、柴5結的土地收稅權,並可世襲。此外絕大部分土地是由國家直接征收租稅的公田。田柴科的頒行,確立了高麗王朝對全國土地的支配權,成為專製集權國家體製有力的物質基礎。

高麗賤民起義是怎麼回事?

高麗的繁榮局麵持續了200年左右,後因不斷遭受外族入侵而衰弱下去。從10世紀末到12世紀初,中國北方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先後入侵高麗。高麗的國力在戰爭中逐漸被削弱,社會矛盾相應地激化起來。自12世紀以後,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田柴科難以繼續實行,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頻繁發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遭到嚴重破壞,最終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

1176年1月,南方爆發了以亡伊、亡所伊領導的賤民起義。起義軍曾攻克京畿道的驪州、鎮州、牙州等地,控製了京畿道南部大部分地區。直到次年7月,高麗統治者在暴力鎮壓的同時,采用欺騙手段誘捕了起義領袖,這樣才使起義軍逐漸解體。1177年5月後,西北地區爆發了城市貧民和農民的大起義。起義者曾一度占領西京平壤。一年後,在統治階級的分化收買下,起義於1178年失敗。1198年,首都開城曾醞釀奴隸起義,後因叛徒的告密而流產。1199年,江原道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者曾占領東南沿海一帶。1200年,南方晉州爆發了大規模的奴隸起義,起義者曾懲處6000多名兩班官吏。後來,由於鄉吏出身的起義領導者投降,起義失敗。這些大規模起義均沉重打擊了高麗王朝的封建統治。

誰將國號改為朝鮮?

7世紀中期,朝鮮半島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局麵結束,新羅統一半島並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新羅分裂後,10世紀前期王建再次統一半島,改國號為高麗。

1388年,王氏高麗將領李成桂發動兵變,經幾度廢立,自掌大權,並於1392年9月28日登上王位,改國號為朝鮮。李成桂即朝鮮王朝創建者,廟號太祖。太祖在位時,推行科田法,獎勵農業,廣設學校,交好中國明朝。李成桂於1398年傳位於兒子,1408年去世。

壬辰衛國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大化革新後,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下的日本實現了統一。16世紀末,豐臣秀吉初步完成了日本的統一。豐臣秀吉對內實行高壓政策,下令收繳民間兵器,嚴防人民造反;對外實行武力擴張,掠奪土地財富。他把侵略矛頭指向朝鮮,1592年(農曆壬辰年)4月,派軍約2075萬由釜山登陸,至6月,已占領漢城、開城和平壤三京,朝鮮陸軍節節失利,遣使向中國明朝求援。是時,以李舜臣部為主力的朝鮮水軍連獲大捷,掌握了製海權。郭再佑等朝鮮義兵部隊也在敵人後方積極活動,抗擊日軍入侵。12月,明朝派李如鬆等率軍援朝。1593年初,收複平壤、開城,4月收複漢城。日軍被迫退守南方沿海一帶。1597年初,日本又出兵14萬人。在釜山登陸,但最終敗北。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日本內部混亂,侵朝日軍倉皇撤退。朝中水軍乘勝追擊,經過激戰,幾乎全殲日軍。戰爭以侵略者失敗而告終。這次戰爭保衛了朝鮮,也粉碎了日本妄圖侵略中國的計劃。

朝鮮字母創製於何時?

朝鮮自從建立國家以來,長期使用漢字。李朝初期,世宗在宮中設立諺文局,召集賢殿眾位學士製定朝鮮文字。他們研究了朝鮮語音,參考中國音韻學,創製出28個字母,包括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於1443年欽定頒布使用,稱為“訓民正音”。朝鮮從此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並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