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盤錄像驚天下(1 / 3)

功夫就是打架,但不僅僅是打架,打架可以肆無忌憚,不講求招式和技術,功夫不然,功夫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學問,也是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的方略之一。中國自古文武並行,“文以安邦,武以定國”,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朝代,一支軍隊,若要強大,都要文武兼備,俗話說“盛世興文,亂世興武”,其實,文與武仿佛山水,依傍而生,是分不開的,就像一個文弱書生,苦口婆心對人講經論道,反而屢遭避駁,倘若以武相助,軟硬兼施,效果則會出其明顯。中華文明數千年來久盛不衰,東方明珠從古至今璀光依舊,這和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武道精神是分不開的,曆朝曆代的武俠宗師,英雄誌士,都在國家陷於危難時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熱情,一份愛國之心。戰神白起的披肝瀝膽,三國群雄的英勇豪義,深山隱士的莫測高深,民間暗霸的百般神奇,仿佛一顆顆閃耀蒼穹的星辰,在孤冷的深更,在闃寂的暗夜,給我們光明,給們希望,讓我們始終堅信,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堂堂中華,茫茫沃野,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更加有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將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母親,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裝扮得更加美麗富饒。

1991年,影片《黃飛鴻》主題曲《將軍令》:傲氣麵對萬重浪,熱血象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裏長,我發奮圖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兒漢比太陽更光!讓海天去更亮,去開天辟地為我理想去闖,看碧波高壯,又看碧空廣闊豪氣揚,我是男兒當自強,昂步挺胸大家做棟梁做好漢,用我百點熱耀出千分光,做個好漢子,熱血熱腸熱,比太陽更光!

————————————————————)

沽名釣譽或妄自尊大均不足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李小龍。

1975年7月20日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逝世兩周年紀念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以及影界名流、高官達貴紛紛前來哀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前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場麵頗為宏觀,墓碑上,照片中的李小龍麵帶微笑,深瞳睿智,顯得和藹而威嚴,嘴角微微翹起,仿佛傲視群雄的領袖,讓人不敢小覷,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明白,他有驕傲的本錢。

木村武之,日本空手道武師,曾與李小龍交手,十一秒慘敗,後拜李小龍為師,亦師亦友,陪伴李小龍走過後續人生。

“今天是師父逝世兩周年紀念日,非常感謝世界各地的武道同仁不遠萬裏來到美國,作為截拳道的傳人,我對自己感到很失望,不能將師父遺留下來的武道精髓進一步發揚光大,但是今天,當我看到如此多的武道同仁前來悼念,我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師父生前便極力教導我們,武術就像經濟一樣,不可閉關自守,固步自封,相信不少人都曾與師父有過武術交流,對師父的截拳道也有所了解,師父雖然去了,但是他的靈魂是不滅的,他永遠是我們的英雄,截拳道也是不滅的,遲早有一天,它會再放光芒……”站在一個寬大卻不算華麗的演講台上,木村侃侃而談,說著李小龍的生前事跡,他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的崢嶸歲月,激動的心情難以自抑,聲音也越來越大,說到最後,幾經滄桑、爬滿皺紋的眼角竟隱隱溢滿了晶瑩的液體。

台下,各國記者數以千計,武林同道湧動如潮,不知為何,在那短短的十多分鍾內,偌大的場地上卻靜得出奇,隻有攝像機的開闔聲“哢哢”四起,伴隨著無數光芒閃動,把那一刻變成了永恒。

就像李小龍的人生,讓人無法忘記。

“你說的不對,李小龍根本就沒有死。”

一個聲音,很弱,就像落針拈花一樣,弱得讓人充耳不聞,從台下的某個莫名角落傳了出來,突然打破了這種沉靜的氣氛。台下的聽眾本來都沉浸在木村的講話和對李小龍深深的哀悼中,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紛紛瞠目回頭,在人群中尋找那個說話的人,無數台攝像機更是紛紛轉變方向,捕捉這匹突然殺出來的“黑馬”。

帶著震驚和疑惑,木村把嘴湊到麥克風前,顯得有些激動,朗聲尋道:“剛才說話的是哪位朋友,請出來說話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