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中國現代(1 / 1)

中國現代史的開端始自1919年“五四”運動。五四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發生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覺悟的知識分子成為運動的領導骨幹,工人運動成為運動的主力軍。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轉變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革命先驅先後在各地創立共產主義小組,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開辟了新紀元。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確定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實現了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的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大革命運動。孫中山去世後,由於蔣介石反動集團的叛變和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黨內蔓延,大革命慘遭失敗。在這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中央於1927年召開了“八·七會議”,及時糾正了錯誤,並決定開展土地革命。

為挽救革命失敗,把中國革命推進新的階段,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同年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開創了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紅軍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事圍剿,各地根據地和紅軍不斷擴大。但由於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危害,紅軍損失慘重被迫放棄南方根據地,開始了二萬五千裏長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同年10月,紅軍到達陝北。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抗日戰爭爆發後,經過與國民黨協議,紅軍和南方遊擊隊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取得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一係列的勝利。我軍積極配合國民黨部隊正麵戰場,在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力量不斷壯大。

八年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重慶談判,簽訂了雙十協定。不久,蔣介石倒行逆施,發動了全麵內戰。經過三年浴血奮戰,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解放南京後,宣告國民黨反動統治在中國的結束,蔣介石退逃台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基本結束,結束了百餘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