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年(3 / 3)

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李一亭也樂得撓撓頭,自己來一大碗。

--------------------------------------------------------------------

華燈初上,冬本就日短,農村的色更是暗得快,整個村子除了各家各戶門前的幾盞昏暗堂燈,便陷入了一片黑暗和寂靜中。

中午雖然招待了一頓清淡的,那是考慮到大家旅途勞頓,避免油膩;晚上卻難免還要殺雞宰鵝,大魚大肉一番,母親想得很是周到。

李一亭的家房間很大很多,還是個二層樓房,區區六個人隨便就能安頓好,除了兩位女士強烈要求共住外,每個人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沈明月不由感慨道,還是農村地盤大呀,舒服。

所以,酒足飯飽的幾個人早早便洗卻風塵躺下,享受著難得的安逸。

隻有李一亭當真睡不著,他的心情始終是激動的。按理,他也是老大不的人了,平素裏又是最為沉穩的角色,但現在他比誰都更像個孩子,更想好好地在港灣內休憩,安逸對他而言本就是一種奢侈品。

難怪有人,越是堅強的人,越是難以抵擋回家的誘惑。

李一亭在床上翻來覆去躺了一會,還是忍不住爬了起來,他本想找母親話,卻發現母親正在廚房費勁地忙活著,他慢悠悠地湊前一看,才發現母親始終還是沒能將那根沒有分量的燈芯挑過圓孔去。

李一亭鼻頭一酸,他伸手接過母親手中的挑針,很輕鬆地完成了這份工作。

母親輕歎道:“還是老了。”

不過她的臉上並沒有任何傷感,而是麻利地往油盞裏倒上了半杯茶油並端到了灶台上,動作輕巧而敏捷。

“呲啦”,熟悉的劃火柴聲,一股輕煙冒起。

油燈被點亮,母親拿起放在一旁的燈罩,輕輕地將油燈蓋住,黃色的火焰頓時變得朦朧而泛著紅光。燈罩無頂無底,是竹柱和油紙製作而成的長方體,四麵都有精美的圖案和文字,比如“百子登科”“三門及第”,還有各種神態各異的神像、生肖畫、動物畫,在燈火映照下栩栩如生。

母親不緊不慢地在油燈前擺上貢品,還有專門用來插香燭的米升,李一亭在旁幫忙把一對蠟燭點上,插好蠟燭後,他才點燃十幾支線香,先在灶台上拜了拜,插好三支然後走出廚房,在客廳和門前依次拜了拜。

這套程序他不用多想,不管多少年沒回來,也依舊熟練。

等他忙完回來,母親已經在柴灶前燒起了刀紙,嘴裏還念念有詞,據,這是要灶神帶上庭的好話,不過,李一亭從來不清楚內容是什麼。

刀紙即將燃盡,母親用手中的鐵鉗翻動了一下,便有幾片亮黑色的灰燼飄揚而起,在微風中慢慢落向四周,悄無聲息。

一盞油燈,兩曳燭火,三縷清煙,這便是魂牽夢繞的家!

李一亭輕喚道:“媽……”

“回來就好。”母親淡淡地道,“今年了。”

李一亭伸手握住母親早已滿是褶皺的手,熟悉的溫暖從掌心傳遞過來。

“這次我爭取在家裏多待幾。”這是他唯一能夠承諾的。

母親微微一笑:“我的兒子我曉得,不耽誤正事就行。”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有中意的姑娘了嗎?”她問。

李一亭這回不能再隱瞞了:“有……但沒成。”

母親點點頭:“姻緣這東西,是命中注定的,不可強求。”

李一亭忙道:“媽,你放心吧,一定會給你找個好兒媳。”

“不著急。”母親低聲道。

兩人不再話,就這樣默默坐著,安靜祥和。柴灶裏的火忽明忽暗,鍋裏的水卻開始沸騰,冒起了陣陣白色的水霧,一股濃鬱的香氣在屋子裏蔓延,不用,母親又在燉著什麼美味佳肴,準備讓疼愛的兒子大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