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唐還輝煌耀眼的存在這裏,這一招也不能用。
大唐宮廷又從來也沒有養閑人的規矩,武媚那種個人業務能力出眾的除外,一般沒有誕育過子嗣的嬪妃,是一定要出宮的。
是以,上官的抉擇,可是給李俊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回到東宮之後,李俊徹夜未眠,激烈的爭鬥,刀光劍影之下,他居然僥幸生還,但這樣的日子還能維持多長時間?
他的內心不禁湧出這樣的想法,想起出宮之時,李隆基的表情,他不勝唏噓。
如今,時在我手,或許,他還可以做出選擇……
一個月後……
大行皇帝李顯入葬定陵,兩京內的官員也都各司其職。事情正在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接下來的登基大典,似乎也可以順利進行。
東宮裏,李俊手中握著一封信,現在已然是決斷的時候了。
與大明宮的歡樂喜慶不同,東宮的氣氛異常的寧靜,宗愛柔跟著花匠,不時收拾花草樹木,他走到她的身邊,柔聲道:“隆基似乎已經做好準備了。”
“是嗎,這麼快?”
“州郡之中,早就有不少勢力支持他,父皇尚在的時候,他還可以忍耐一二,到現在,自然是不會給我麵子的。”
“那我們隻能行動了?”
愛柔充滿期待的看著他,似乎將要開始的行動,是十分有趣和振奮人心的一樣。
李俊頷首,十分欣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登基大典開始的前夜,臨淄王府。
太子贈送的大音希聲琴放在膝上,琴弦緊繃,李隆基不停撫摸著它,卻沒有彈起。
以他緊張的情緒看來,就算是勉強彈來,也是調不成調,曲不成曲。
高力士近前,送來了一封信。
起初,他並不願意展開,待到子時,他就要興起大事,哪裏還有這個閑心。
然則,力士的一句話,卻讓他迅速改變了主意。
“殿下,這是太子派人送來的。”
他怎麼會?
展卷閱讀,隻見,微黃的絹紙上,精致的字,他判斷,應該是出自太子妃之手。
隆基吾弟,吾不願玄武之事再現,自臨儲君之位,吾自覺資質能力在汝之下。唯因奸賊未除,不忍離去,如今,大事已定,吾自願讓位,汝可傳令四方,明日登基。
善待宗族,令大唐昌盛富強。
勿念,勿尋。
這……
這事情怎麼會出現如此轉折?
李隆基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字字句句又是那樣的清楚明了。一時之間,他心情激蕩,無以自拔。
高力士在一旁,亦瞥見了書信的內容,他卻並未驚訝。
隻是認真道:“殿下,剛才探子來報,太子已於一炷香之前,帶著太子妃及幾個隨從,離開了東宮,去向不明。”
“我們是不是要追過去?”
“不必。”隆基揮手拒絕。
李俊的話已經得很明了了,他不願宮廷之內,再起波瀾,自願讓位,這對於他來,也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