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花枝(花莖)flowering shoots
著生花的枝,其上有節、節間和葉片或分枝。
3.14 花序inflorescence
許多小花按一定順序排列在僅有苞片的花枝上,此花枝稱為花序。
3.15 花形flower forms
花冠的形態,即花瓣在花托上組合排列成的狀況,因植物種類而不同,是植物分類的重要形態特征之一。如蝶形花科的花形為蝶形花冠,唇形科的花形為唇形花冠等。
3.16 病蟲害pest and disease damage
莖、枝、葉和花等部位遭受害蟲危害或細菌、病毒、真菌、線蟲等病原菌的侵染,導致植物組織穿孔、缺損、發育不良、各種病斑、組織腐爛、壞死、變色等傷害。
4 質量分級
5 檢測方法
5.1 抽樣
5.1.1 同一產地、同一批量、同一品種、相同等級的產品作為一個檢驗批次。
5.1.2 樣本應從提交的檢測批中隨機抽取,單位產品以支計。
5.1.3 對成批的切花產品進行檢測時,整體效果、花形、花色、花莖(葶)、葉、病蟲害、缺損,分別按5.2.1~5.2.8的規定。其檢測樣本數和每批次合格與否的判定均執行GB/T 2828—1987一般檢查水平Ⅰ和二次抽樣方案,從正常檢查開始。其合格質量水平(AQL)為4.0。
5.2 檢測
5.2.1 切花品種:根據品種特征進行目測鑒定。
5.2.2 整體效果:根據花、莖、葉的完整、均衡、新鮮和成熟程度以及色、姿、香味等綜合品質進行目測和感官評定。
5.2.3 花形:根據種和品種的花形特征和分級標準進行評定。
5.2.4 花色:按照英國皇家園藝學會色譜標準(Colour Chart,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London)測定純正度;是否有光澤、燈光下是否變色進行目測評定。
5.2.5 花莖(葶):花莖(葶)長度、花徑大小,用直尺和卡尺測量,單位厘米;花莖(葶)粗細均勻程度和挺直程度進行目測。
5.2.6 葉:對其完整性、新鮮度、葉片清潔度、色澤進行目測。
5.2.7 病蟲害:檢查花、枝和葉上是否有銷往地區或國家規定的危險性病蟲害的病狀,並進一步檢查其是否帶有該病原菌或蟲體和蟲卵,必要時可作培養檢查。
5.2.8 缺損:包括擠壓、折損、摩擦、水傷、冷害、藥害等傷害,通過目測評定。
6 包裝、標識
6.1 包裝:各層切花反向疊放箱中,花朵朝外,離箱邊5 cm;小箱為10紮或20紮,大箱為40紮;裝箱時,中間需以皮筋捆綁固定;封箱需用膠帶;紙箱兩側需打孔,孔口距箱口8 cm;紙箱寬度為30 cm或40 cm。
6.2 標識:必須注明切花種類、品種名、花色、級別、裝箱容量、生產單位、產地、采切時間。